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季羨林先生也指出:“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新世紀人才需要博學多才,有快捷獲取信息的能力,有自我發展精神,有與人協作的能力等,這一切都離不開責任心的培養。

責任心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與智力開發。然而,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課堂上聽得明明白白,課下作業做得一塌糊涂;解題思路正確,計算出錯;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時,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前面學的概念,后面很快就忘記,或者學習新的概念,馬上就和前面的概念相混淆……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冷靜分析,不難發現,這正是由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責任心的體現。因此,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責任心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關注。

數學學習的責任心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它決定著數學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效果。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專心聽講、大膽質疑、勤于探究;認真獨立完成作業,自覺驗算,并對作業完成的情況負責;主動做好課前準備,進行課后復習,及時反思;勇于探索,選擇便捷合理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其實就是學生能以認真負責、勤于鉆研的態度對待數學學習,面對數學任務、問題時,能不斷思考、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態度。

在學校、家庭、社會組成的育人網絡中,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同時家庭教育也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成效。那么,在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培養中,怎樣將家庭力量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責任心?筆者在近三十年從事數學教學的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制定了培養不同年段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完整目標體系,總結了教師和家長的具體實施策略。

筆者將小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培養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根據每一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培養目標,通過教師和家長循序漸進地培養,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責任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下面就分年段談談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具體策略。

一、培養小學低年段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策略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習慣于形象思維,比較依賴家長和教師。他們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可塑性也很強。課堂上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對自身行為控制的能力也較弱。所以,筆者認為這一階段的培養目標為:

(注:每一培養目標下的a、b、c……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教師和家長可以分層進行培養,如a目標達到了,再培養b目標。)

1.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a. 專心聽教師講課。

b. 專心聽教師講課的同時,能傾聽同學的發言。

c. 專心聽講,思維活躍,積極發言。

2.作業認真按時完成,書寫規范

a.按時完成作業,準備好第二天上課用的學習用具。

b.按時完成作業,書寫規范。

c.能按時獨立地完成作業,并做到作業整潔、書寫規范。

3.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a.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b.感受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根據上述目標,教師和家長可采取如下策略:

教師策略:

1.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科規律,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等制定相對科學的規范要求。

2.教師在課堂上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及時正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學會聽講。

3.班級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評,展出書寫規范美觀的作業,使學生學有方向。

4.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教師多讓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家長策略:

1.家長要多與教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以及教師的要求,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2.家長應根據課表和教師的要求,每日詢問孩子學習了什么內容,檢查孩子的學具準備情況,對孩子的家庭作業進行初步評判,保證孩子作業整潔規范。

3.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己準備學習用具(特殊要求除外)。同時,在孩子進行數學實踐活動時,讓孩子獨立去體驗,家長只做體驗前的溝通和體驗后的交流指導。

二、培養小學中年段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策略

小學中年段的學生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是思維發展的飛躍,是小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數學知識的內容也逐漸變得復雜,計算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大,學生容易出錯。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最佳時期。所以,筆者認為這一階段的培養目標為:

1.學會使用草稿本,計算準確無誤

a.對于不能口算的題目,能使用草稿本列豎式計算。

b.能在草稿本上有次序地打草稿。

c.會使用草稿本進行對照檢查。

2.會自己檢查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對結果負責

a.會檢查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b.會仔細地檢查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并進行改錯。

3.學會質疑和探究

a.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

b.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勇于探索新知識。

根據上述目標,教師和家長可采取如下策略:

教師策略:

1.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草稿本,并在初期進行不定期檢查,及時表揚,展示符合要求的草稿本。

2.班級開展“我與草稿本的故事”經驗分享會,讓學生體會到使用草稿本的益處。

3.教師要求學生做完作業和試卷要檢查,同時交給學生各種題型檢查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檢查的好處。

4.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家長策略:

1.家長在初期每日檢查草稿本的使用情況,然后改成不定期抽查。孩子出現錯誤,一定要分析原因,對于因未使用草稿本和沒檢查而造成的錯誤一定要教育,可以結合情況對孩子進行相應的獎懲。

2.鼓勵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家長要善于正確引導,好的要予以鼓勵,不好的要說明原因。

三、培養小學高年段學生數學學習責任心的策略

小學高年段學生出現了初步的抽象思維,逐步能透過現象深入事物的本質,已能預見事物的結果。他們可以直接把概念的關鍵屬性同認知結構相聯系。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獨立意識增強,敢于發表與教師、父母不同的見解。他們學習的興趣開始分化,學習負擔增加,開始面臨人生的殘酷競爭。這一階段的孩子訓練重點應為:

1.選擇便捷合理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a.會用多種方法、多種角度思考一些數學問題。

b.會比較不同的解法的優缺點。

c.總是選擇便捷合理的解題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2.學會及時復習和預習

a.會閱讀數學課本,在做作業前先進行復習。

b.會閱讀數學課本,能提前預習,并對不懂的知識進行標注。

c.會閱讀數學課本,能提前預習,并及時復習。

3.學會反思

a.對于作業、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能及時找到知識上的漏洞。

b.能及時反思,找到知識上的漏洞,并進行補救。

4.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a.會獨立思考數學問題。

b.遇到較難的問題,能持之以恒地不斷思考、探索。

根據上述目標,教師和家長可采取如下策略:

教師策略:

1.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比較不同解法的優缺點,注意處理好解法的多樣化與最優化之間的關系,盡量讓大多數的學生選擇最便捷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2.教師應教給學生復習與預習的方法,并進行檢查。

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考試后的反思,使學生學會如何查找知識上的漏洞,并如何根據不足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

4.班級開展學習經驗交流分享活動,讓優秀孩子介紹學習經驗,以點帶面,帶動廣大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5.教師多鼓勵那些思維活躍,敢于攀登數學高峰的學生,調動學生們思維的積極性。

家長策略:

1.家長應多與教師溝通,了解學校對孩子數學學習方面的要求。同時,定期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數學學習狀況。

2.家長應督促孩子按時預習、及時復習。

3.每次考完試后,耐心聽取孩子的反思,給予正確的指導。引導孩子把反思的重點放在查找自身原因和如何改進兩個方面。

4.孩子碰到數學難題時,家長不應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做,而是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相信在廣大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會在數學學習中逐步養成勤奮刻苦的進取精神,獨立思考的求真精神,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嚴謹務實的實干精神,進而把這種數學學習的責任心滲透到他們的做人做事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周圍的人和事,自覺、自愿地把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情盡力做好,形成健康的人格,成就完美的人生。同時促進教師及家長素質的提高,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贏。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何家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