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乘法口訣記憶方法趣談
作者:韓云華
發布時間:2019-10-21 14:53: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乘法可謂是其中的重點內容,乘法口訣對于記憶力仍處于萌芽狀態的小學生來講無疑增添了一定的學習難度,若想在小學階段學好數學知識,就應當打下良好的基礎,重視數學課程中的基礎內容,牢記并掌握乘法口訣,將其應用于數學習題的解答環節。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針對乘法口訣的基本特點,對小學數學乘法口訣的記憶方法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帶來借鑒,促使學生加快記憶數學乘法口訣,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引入故事,強化記憶
學生在二年級就應牢記并有效掌握乘法口訣,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的思維認知仍需完善,學習能力也相對不足,他們對童話世界充滿憧憬與向往,所以,教師可以在教授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通過引入故事的方法,牢固記憶口訣內容,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乘法口訣可謂是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內容,對于日后加減乘除的學習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必須使學生深度理解乘法口訣,再將趣味因素滲透其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學習動力,從而增強學習興趣,進而深度理解乘法口訣的內容。
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7的乘法口訣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動畫,而后再對其進行改編:“如果七個小矮人每人給白雪公主3個蘋果,白雪公主將會獲得幾個蘋果?如果七個小矮人每人給白雪公主5個蘋果,白雪公主將會獲得多少個蘋果?”通過這樣的例子,使學生深入理解乘法的意義及內涵,發現學習乘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故事的闡述方式必然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降低了難度,也加深了學生對于乘法原理的理解,更能將乘法口訣應用于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二、適當運用俗語,使學生牢固記憶口訣內容
二年級的學生記憶乘法口訣無疑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俗語以及影視劇中的話語,加深學生的印象。實踐教學過程中可有效利用已有資源,比如,哪位同學知道孫悟空在煉丹爐里待了多少天才煉就的火眼金睛?他們師徒四人歷經了多少磨難才取得真經?熟悉西游記情節的學生將會搶答:“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難。”利用俗語使學生深化對于乘法口訣的認知,并牢記乘法口訣。值得一提的是,恰當運用俗語對學生進行引導時,必然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其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教學過程更具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強化了對于口訣的認識與理解,減少了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引導學生掌握口訣記憶的正確方式
學生初步接觸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所以數學教師在教授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熟讀,加深對于乘法口訣的印象,避免出現記憶錯誤。教師要以口訣的形式,使學生加強對于乘法口訣的應用,做到正確應用、準確應用,可通過多種方式加強乘法口訣的記憶,加深學生的印象,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
綜上所述,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了小學數學乘法口訣的記憶方法。眾所周知,乘法口訣是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只有掌握了這部分知識,才能不斷拓展知識,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提出了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首先,通過引入故事的方式強化學生記憶;其次,適當運用俗語,使學生牢固記憶口訣內容;最后,則要加強引導,利用有效的口訣記憶技巧,掌握正確的記憶方式,達到最佳的記憶效果,希望筆者的分析與探討,能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帶來借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大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