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依照各個學段的課程標準,教材的內容雖然都一樣,但不同的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的精彩各有不同,然而無論是哪種精彩,只要是生動有趣、內容充實的課堂,學生都會在輕松愉悅中完成既定學習目標,并喜歡上這門學科。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基礎學科,要讓學生愛上數學,那就要從教師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開始。

首先,要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感興趣,教師先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在課堂上老師需要聯系實際,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來引入數學教學內容,一定要讓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的問題需要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美有數學原理的體現。

比如,小明要在網上買一整套兒童科技類圖書,原價是538元,平時是八五折優惠,但“六一”兒童節期間購買圖書滿500元可減120元,請問小明是現在買書劃算,還是等到“六一”兒童節買劃算?這個問題就將人教版六年級學的百分數乘法引出,還能復習對比法。

其次,在課堂上讓學生不畏懼數學,可以嘗試讓學生“說數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相互溝通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比如一道數學題的講解,可以通過學生教學生的方式完成,布置一道開放式數學題,在課堂上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教低年級加減乘除后,筆者在周末布置了一道生活數學題:從自己的壓歲錢里取出50元,分別為家里人買一樣他們喜歡的水果。課堂上,孩子們帶來了五花八門的答案,他們在述說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做一道道數學題,自己說得開心,同學們也聽得認真,還用筆記錄不同水果的單價,發現同樣水果在不同店里的單價不同,仔細地計算同學是否給對了錢,是否拿對了應找的錢。這樣的“說數學”作業比上一節單調的加減乘除練習課要有趣生動,課堂氛圍也活躍。

第三,要讓學生對數學課堂感興趣,教師的語言要吸引學生。雖說教師不一定要出口成章,但也需要精心設計“開場語言”來吸引學生。如在教圖形認知的時候,以詩句引入,請學生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兩句詩中找到共同描寫的圖形,并說明該圖形的特點。學生會很容易找到“圓”,進而讓學生自由畫出這兩首詩的畫面,再看還有哪些數學的圖形。這樣的詩句引題,正是對學科整合的運用,也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此外,教師的語言要生動,還可以用謎語、故事、諺語等形式來講述數學問題,讓學生不再將數學當成是枯燥的概念和單獨的數字,讓學生在生動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鮮活的數學。

第四,合理應用新媒體信息技術,正確引導學生使用電腦、手機等軟件學習數學。在課堂上應用微課制作、PPT、翻轉課堂等形式,老師們雖然已經積累了很多實用有效的經驗,但現在我們要在學習中積累,在積累中升華。對于互聯網時代的變革,我們教師最需要做的是“順勢而為”,正確引導學生運用互聯網展開學習。在課堂上,對于一個難解的問題,我們教師可以大膽地運用教學一體機,即時讓學生利用網絡查詢,看看互聯網上有哪些解答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課堂,可以是在學校,可以在家里,也可以隨時隨地應用網絡開展。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互聯網上不僅僅只有游戲,還可以幫助自己提升學習,這樣正確的引導,也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學習的多樣性。

第五,用有效的課堂評價來激勵學生學習數學。要讓課堂生動有趣,對學生的評價就要真實多元,因此數學教師一方面要用恰當的語言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用妥帖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要從學習態度、回答問題的情況、發言次數、思考問題的深度等多角度來評價學生的表現,語言也不能僅僅停留在“你真棒”“請你再思考一下”等簡單的評價引導,而應該具體地指出學生對問題回答的情況,用真實的話語鼓勵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用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堂的學習中。

數學學習的內容雖然變化不大,但時代在變,我們應對數學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為數學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讓學生因生動有趣的課堂愛上數學和思考,進而促使我們更好地培育時代新人。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