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作者:代麗美
發布時間:2019-10-21 14:38:2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是激發學生內在情感、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這一方法,進而實現其輔助教學的作用呢?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筆者對此進行了一些探索,以期推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筆者就縣域內周邊兄弟學校英語教學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經梳理分析發現,小學英語教學目前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
1.課堂教學結構單一,學生學習興趣缺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受限于教學內容與教學時數,為能盡快完成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手法單一,對學生的興趣激發不到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機械學習的情況很普遍,缺乏激情參與,教學效率低下。
2.教學中重知識點教學,輕口語表達訓練;重應試能力訓練,輕實踐操作。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扎實,答題能力相對較強,但學生只對教材文本進行學習,忽視實踐運用,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不夠全面,能力提高較緩慢。
二、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基于上述問題,筆者對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一些探析,總結出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有:
1.情景引入,激發學生興趣。經實踐發現,良好的情景引入是激發學生興趣的良藥。如在教學與交通規則有關的教學內容時,課堂教學之前,我通過網絡等多種方法設計了交通信號燈與交通事故發生的關系圖,并鏈接了相關事故發生的現場畫面。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相關動畫視頻,引導學生在觀看動畫視頻內容的同時,思考交通信號燈、交通規則、事故發生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經過實際教學檢測,學生不但對上述三者之間的關系有了明晰的認識,而且對相關內容的英語表達記憶扎實。學生在課堂教學效果檢測中,不但能夠熟練表達文本設計內容,同時能夠就此問題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課堂教學效果出人意料。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情景,讓學生在無意識中走進文本,參與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2.情景參與,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實際。真正的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教學,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實際,將課堂學習中掌握的文本內容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實踐運用能力的提高。如在實際教學中,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我設計了“英語進企業”活動。在活動開展之前,讓學生對采訪對象、采訪內容、參觀企業運行流程等內容分小組進行設計,每組設計的采訪流程不盡相同,但設計方案必須具體,有可操作性,被采訪者必須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進入企業采訪,每組由組長具體負責,成員參與。活動中,學生參與積極性相當高,并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參與熱情,尤其是對工人的工作流程了解深入、細致。整個采訪過程均由組長組織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活動結束后,以組為單位完成了采訪報告,活動收到了實效。
三、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情景教學雖然能夠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激情,引領學生走進情景設置預期的具體場景,真實參與到活動當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自始至終教師必須參與其中。教師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不能放任自流。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在運用此法教學時,對學生放得過開,致使活動過程監管不到位,學生學習活動僅限于情景了解,而對具體文本內容的學習掌握不夠,沒能達到文本預設的教學目標。
2.對學習目標的設置要簡明清晰。通過情景的設置最終要讓學生達成的學習目標,教師既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為學生提供明晰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活動。這樣,當情景活動結束之后,學生就能達到既定的目標,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既高效又富有情趣。如若目標的設置不明晰,學生整個活動就會流于形式,很難收到實效。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熱情,使其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情景交融,將學習內容與具體情境相結合,真正實現快樂教學。與此同時,教師只要對活動過程把控到位,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就能順利進行,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靜寧縣城關鎮東關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