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而讀寫結合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上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利用讀寫結合策略組織閱讀教學,全面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的意義

以往,教師在組織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僅僅是對閱讀教材中的基礎內容進行講解,而在讀與寫方面缺少有效結合,導致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比較片面,所形成的語文學科素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讀寫結合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強化知識之間的銜接與聯系,從而保證小學生所掌握的語文知識更具有直觀性和系統性。同時,教師合理貫徹讀寫融合教學,能夠實現綜合性語文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讓學生在閱讀模塊學習過程中,掌握寫作技巧,全面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策略的探究

1.趣味朗讀,體悟寫作思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實現讀寫結合教學,教師需要組織趣味朗讀,讓學生在趣味朗讀活動中,加深對文章寫作思路的體悟和理解。教師需要在閱讀方法上進行創新,也可以在閱讀形態上進行創新,組織學生通過角色表演,深入領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閱讀方法和形態上進行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對文章內涵加深理解,從而掌握文章寫作思路。

2.閱讀鑒賞,掌握寫作要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鑒賞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合理鑒賞與賞析,對文章寫作要領加深認知與體會,掌握寫作技能,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教師需要創建合適的鑒賞情境,借助多媒體將閱讀素材直觀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進行想象與聯想,從而合理地進行鑒賞。同時,教師需要創新鑒賞方式,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鑒賞,從而提升文章賞析深度。例如,教師在進行《荷花》一課教學時,可以合理構建閱讀情境,將文章中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之后,引導學生就《荷花》中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特色進行鑒賞,促使學生對寫景類文章的寫作技巧加深理解。

3.仿寫續寫,領悟寫作技能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綜合利用閱讀素材,加強仿寫、續寫等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引導學生模仿閱讀素材進行句子仿寫以及對閱讀素材內容進行續寫,促使學生在寫作實踐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例如,教師在進行《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圍繞比較優美的語句和段落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對閱讀素材加深理解,同時熟練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語言思維和表達方式,進行續寫和創作,從而實現小學生文學創新與創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4.拓展閱讀,豐富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側重閱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活動。通過拓展閱讀,豐富和積累寫作素材,從而為學生寫作奠定素材基礎和思維基礎。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豐富的閱讀素材。其次,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過程中,需要做好標注與整理。也就是說,對閱讀素材中的優美語句進行標注和摘抄,做好閱讀心得和閱讀筆記整理,從而為后續寫作訓練提供重要的素材依據。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之間圍繞寫作訓練要求,討論分析在實際寫作訓練過程中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從而保證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獲得有效提升。

5.自主創作,升華閱讀體會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圍繞閱讀內容進行自主創作,讓學生在自主創作過程中,升華閱讀體會,增強閱讀感悟。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創作的自信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自主創作空間。同時,教師要做好學生自主創作指導,從學生創作的作品中選擇優秀作品進行班級展示和表揚,從而激發學生的文學創作熱情。 例如,在學習完《金色的草地》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閱讀素材,進行自主創作。根據自身的認知與理解,進行語言組織,規范表達方式,提高創作水平。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來講,語文閱讀是重要的學習內容,通過閱讀能夠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儲備,實現思想啟蒙以及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要優化閱讀教學,將讀寫結合思想有效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組織趣味朗讀、閱讀鑒賞、仿寫續寫、拓展閱讀、自主創作等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城固縣大盤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