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方法探究
作者:張愛民
發布時間:2019-10-18 10:09: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育發展的導向在于教育的評價,而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核心要素之一。傳統的學生評價只是評價學生知和識的結果,而學生的學習發展是情感、技能、知識的協調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創新教育評價的理念,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科學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探索實踐,從初中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方法的角度談談體會。
一、初中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方法的探究
根據初中學生課堂學習的特點和影響因素,我們將傳統知和識的結果評價改為情感、技能、知識的綜合評價,具體的評價指標分為學習品德、學習態度、學習激情、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意志、學習成果等八個維度的多元發展評價體系。每個維度評價結果分為:3分、2分、1分、0分四個等級,即得3分為優秀,2分為良好,1分為合格,0分為不合格;最后用學生的總得分除以滿分,乘以100,即得學生課堂學習評價分數。85分~100分為優秀,70分~85分為良好,60分~70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學生課時學習評價表
二、關于學生課時學習評價指標的說明
1.高尚的學習品德
我們在各科的教學中,必須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學生評價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課堂學習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所以,在實施時,教師要把握好評價的發展導向,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要對學生進行誠實和守信的教育,嚴禁弄虛作假。
2.認真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其學習效率的影響極大,從某種程度上講,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我們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列為學生課時學習的評價指標。
3.高昂的學習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我們要將高昂的學習激情列為學生課時學習的評價指標。
4.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反映著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進而影響一生的成功與幸福。人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5.濃厚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感興趣,學生就會情緒飽滿、觀察敏銳、思維活躍,就會激發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自覺地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獲取巨大的成功。反之,對學習不感興趣、不專心,遇到困難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也就難以進步。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我們將濃厚的學習興趣列為學生課時學習的評價指標。
6.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們在教學中要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學媒體、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諸多因素,優化教法,促進學法。例如,我們通常采用的規劃與目標、情感與興趣、感知與思維、模仿與創新、交流與發展、反思與評價、總結與拓展等“七步教學法”,就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將科學的學習方法列為課時學習的評價指標。
7.頑強的學習意志
學習不可能沒有壓力,關鍵是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壓力。適度的學習壓力,有利于保持學習的興奮狀態,激發人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壓力過大,會造成過度緊張、焦慮,降低學習效率,甚至會導致厭學情緒,影響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學習壓力過低,會使得學習缺乏緊迫感,行為散漫,效率低下。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學習壓力,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學習壓力過大時,要能指導學生進行排解,以頑強的學習意志戰勝學習壓力。
8.優異的學習成果
學習成果是學生學習的收獲,優異的學習成果可以給學生以獲得感、成就感,從而產生快樂的情感,變成繼續學習的動力,所以,我們在進行學生學習評價時,要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實驗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