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明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思政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要看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有的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課堂教學效果還需提升,教材內容不夠鮮活,教師選配和培養工作存在短板,體制機制有待完善,評價和支持體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深化,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課建設相對薄弱,各類課程同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有待增強,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思政課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切實增強辦好思政課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意見》指出,一是要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二是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三是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四是堅持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建設形成協同效應。五是堅持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積極為這支隊伍成長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六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注重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全面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完善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調整創新思政課課程體系,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在保持思政課必修課程設置相對穩定基礎上,結合大中小學各學段特點構建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統籌推進思政課課程內容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法治意識、文化素養為重點,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系統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建設,科學制定教材建設規劃,注重提升思政課教材的政治性、時代性、科學性、可讀性。國家統一開設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全部由國家教材委員會組織統編統審統用,在教材中及時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最新研究進展。

《意見》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加快壯大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各地在核定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配備要求。高校要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在編制內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并盡快配備到位。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加強中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以培育一大批優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為目標,制定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培訓規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及地方黨校(行政學院)面向思政課教師舉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研修班,辦好“周末理論大講堂”、骨干教師研修班,實施好思政課教師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學位專項計劃。切實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明確與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特點相匹配的評價標準,進一步提高評價中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加大思政課教師激勵力度。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把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中的優秀分子納入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各地要因地制宜設立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崗位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相應核增學校績效工資總量。大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工作。注重選拔培養高素質人才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和教育教學,統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構建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

《意見》指出,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加大思想性、理論性資源供給。進一步建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設為重點建設學科,為思政課建設提供堅實學科支撐。加大思政課教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一體化備課機制,普遍實行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切實加強思政課課題研究和成果交流。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設立思政課教師研究專項,開展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和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等研究,逐步加大對相關課題研究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參照設立相關項目并給予經費投入。全面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強化“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把思政課教學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基本職責,將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思政課作為重點課程加強建設,在發展規劃、人才引進、公共資源使用等方面給予馬克思主義學院優先保障。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和中小學學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學科門類專業課程和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體育、藝術等所有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解決好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嚴格落實地方黨委思政課建設主體責任。地方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擺上重要議程,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思政課建設,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立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推動高校領導干部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建立健全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及職能部門力量深入一線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服務學生發展的制度性安排。積極拓展思政課建設格局。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把思政課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要牽頭抓好思政課建設,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要指導抓好軍隊院校思政課建設。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加強對不同類型思政課建設分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