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管理從“真情”融入開始
作者:黃兆全
發布時間:2019-10-11 15:16: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融“真情”構建引領機制,用“真情”引導教師實踐,拿“實意”助力教師發展,是科學管理教師,培育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教育情懷和奉獻教育的奮斗精神,開發其教育智慧潛能的有效策略。
融“真情”構建引領機制。科學高效的教師管理機制,既是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行動引領,也是學校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穩步推進的機制保證。學校只有構建引導力強勁,包容性、激勵性和督導性兼備,融規范、引領和人文關懷為一體的教師管理機制,才能引領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能力水平、不同職業境界和不同目標追求的教師,以強烈的主人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工作;才能激勵廣大教職工在工作實踐中永葆活力,以良好的心態、激情的狀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反思教訓和總結經驗,使教訓成為策略優化的著力點,使經驗成為創新和發展的新起點;才能督導教師在基于實踐的專業研修中與時俱進地升華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實踐能力,使研修和創新實踐成為持續發展的驅動力和生成力。學校應把構建蘊含“真情關懷”理念,承載引領作用,體現培育功能的教師管理機制,作為管理教師、引領教師、支持教師和幫助教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能力層次、不同崗位特點、不同性別特點和不同身體狀況群體以及在可能達成目標、任務、要求等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構建融方向引領、措施督導、鼓勵激勵和人文關懷為一體的管理機制,使機制充分彰顯關愛之情的感染之力和人文關懷的潛移默化之效。
用“真情”引導教師實踐。實踐既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工作過程,也是教師積淀經驗、生成能力的基礎條件。教師師德素養的培育,既需要學校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制度引領,更需要突出“師本”理念、體現“公平”的生態工作環境的滋養;教師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的持續提升,既需要教師良好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來自我激勵,更需要管理者在遵循規律和嚴格要求的前提下,以真誠的情感、包容的胸懷和激勵的方式來培養;教師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的開發,既需要在工作實踐的挫折與成功的碰撞過程中被不斷激發和升華,更需要管理者用實踐中鮮活、生動的案例進行,發自內心的真情言傳,身體力行的示范。用“真情”引領教師實踐,需要從“三要”做起。一要做到“心中有數”,準確掌握每個教師的能力狀況、專業水平、可開發的潛能及個人的發展愿景,把每個教師的特點、優勢、弱點和可能的需求等信息裝在心中,這既利于對教師的合理使用,也有助于適時給予指導和;二要遵循“量力而為、科學搭配”的分工原則,科學安排工作崗位,合理定位目標和任務,這不僅會因分工公平、合理而有利于調動其工作積極性,還會因適合個人能力及興趣而有助于開發其工作潛能;三要善于用“真情”感染,胸懷嚴管、厚愛之心,心懷真誠幫助之意,既用自己的經驗給予指導和示范,又用關愛之情和智慧之力為他們潛心工作、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拿“實意”助力教師發展。“真情”是關懷教師成長、支持教師發展的情感表現,“實意”則是“真情”助力教師克難攻堅、開拓前行的行為反映。管理者要站在引領者、合作者的位置,以包容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教師工作中的成績與存在的可持續改進的問題;對他們的成績既要給予充分肯定和激勵,又要引導他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反思不足、探究優化和改進措施;對他們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應從管理者、實踐者、學生、家長等不同角度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他們的困難所在,想他們可能的困惑和疑慮,想他們力所能及的解決措施,并以熱忱的態度和可行的引領方式給予指導,促其在不斷反思和研修過程中優化思路、糾正失誤、創新措施、提升效率;對他們在工作、學習與生活方面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應依據他們的需求,用可接受的方式提供必要的幫助,讓他們在感受關懷中接受幫助、獲得自信、增強奮進動力。這既有助于激勵那些肯于鉆研、善于創新、敢于“建樹”、勇于“冒尖”的教師成“名”成“家”,更有助于激勵所有教師各展所長、各顯其才和各盡其責,使他們的教育智慧和潛能得到有效開發。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