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導向法就是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思維、能力等結合在一起,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產生目標,并根據這個目標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加強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掌握更多知識。

根據現今高中生的發展需求,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筆者認為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目標才會形成學習的動力,才能使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學習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

一、聯系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高中信息技術的學習就是讓學生熟練地使用文字處理、圖表處理等軟件,從而掌握一些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并學會相關的處理方式。高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輔修課程,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又重,所以在學習中必須明確目標展開教學。

例如,在學習《感受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這一課時,需要確定教學目標:認識數據、數據處理、數據管理技術的概念;通過實例調查,了解數據庫在多媒體和網絡方面的應用方法,能描述數據庫應用系統在信息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了解數據管理技術的產生發展歷史,了解數據管理技術在各個階段的應用與影響。

激發學生數據管理技術的興趣,體現信息技術的文化內涵。首先,教師先確定此課學習的目標,并設置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的相關應用;其次,根據所學的知識和學生一起處理問題,讓學生從中體驗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最后,讓學生們闡述在本課程中學習到了什么知識,以及還有什么沒有學會,聯系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從而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流程的展開必須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并聯系教材內容分析和確定學習的目標,才能使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結合,從而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情感得到進一步發展。

二、激趣導學,引出學習目標

通過有趣的導入方式,將一些需要學習的目標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疑問中知道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方向地去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學習中了解到信息技術的發展軌跡以及在現代生活中運用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了解數據管理技術的變遷》這一課時,可以通過問題引入,指出需要學習的目標,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明確課文的研究內容和學習目標才能讓學生積極思考,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激趣導學”是教學中常用的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并解決信息技術相關的問題,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確定需要學習的目標及任務,使學生在問題引導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以及重要性,讓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不斷強化思維。

三、啟發思維,自主尋求學習目標

確定學習的目標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尋找,而老師則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講解和點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目標以及任務,從而讓學習目標的作用發揮到最佳的效果,要設計相關的教學方式去幫助、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學習目標。

例如,在學習《認識關系數據庫》這一課時,將學生分為4人一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去搜集一些數據信息,以及去預習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是什么,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現實世界、信息世界和機器信息的基本術語和含義,了解這三點之間的聯系,E-R實體聯系模型抽象描述事物的基本步驟和方法。課前讓學生以小組預習學習,并找出本節課需要學習的目標,讓每個小組派出一人講解自己收集到的知識,以及對數據庫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了解課程學習的目標和任務,認識數據庫之間的關系,從而對這些知識點的了解更加深入。

運用這種適宜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去尋求課程需要學習的目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而且學生自主講課的方式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將知識認識得更加透徹,才能更快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總之,每個教學任務的展開或是學生的學習必須要有計劃、有目標,確定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才能圍繞教師確定的目標和學生自己確定的目標去學習,這樣可以避免學習的無目的性,聯系教學目標、結合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進而獲得掌握知識的成就感。

作者單位 陜西省府谷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