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安體育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中外體育院校校長高峰論壇”圓滿落幕。來自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15所國內體育院校和來自日本、韓國、西班牙、烏克蘭、德國的體育院校的數十位校長、專家學者應邀參加論壇。

在高峰論壇上,各方代表圍繞“一帶一路”體育文化、體育特色、學校體育、體育產業與體育協同創新、新時代體育發展理念與思考、國際奧林匹克、體醫融合與健康中國、科技助力奧運爭光與全民健身等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廣泛研討。日本大阪體育大學、韓國體育大學、西班牙武康大學、烏克蘭國立體育運動大學、德國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北京體育大學等體育院校和機構的代表進行了專題發言。

日本大阪體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竹內亮分享了他在體適能領域的研究心得,并從大阪體育大學和教育學部的狀況、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師構成特色、在服務社會的同時進行科研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日本體適能學科的發展概況。竹內亮說,近年來,中國體適能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西安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山東體育學院等院校都有各自獨特的研究。他希望可以與中國更多的體育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科交流提供更大的平臺。

韓國體育大學校長安容奎在論壇上進行了題為《韓國體育大學的特色與人才培養》的專題發言。安榮奎對絲綢之路作用的分析及體育在人類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作出了十分深刻的分析。他表示,韓國體育大學是韓國國內唯一的一所國立體育大學,學校致力于培養具備國際水準的優秀選手和指導者。成為世界最佳體育大學是他們的奮斗目標。

德國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大中華區總裁本杰明·瓦爾從職業俱樂部的角度,分享了該俱樂部在國際化體育人才培養方面的心得。他說,在國際化體育人才培養方面,不僅要有青訓體系、青訓管理等內容,更要注重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全方位培養,并不斷提高他們在學校、家庭和球隊方面的平衡能力。

烏克蘭國立體育運動大學副校長奧莉加·巴利薩娃在發言中表示,隨著體育商業化、職業化趨勢不斷加強和發展,奧林匹克運動項目以職業化管理方式進行發展將成為必然。無論是對體育機構、賽事組織單位還是運動員本身而言,公司化運營將更有助于形成、發展和完善市場,這是一種基于全球化的組織方式。奧莉加·巴利薩娃以網球項目為例,深入分析了該項目從非奧運項目到奧運項目的轉化過程中,職業化運作、公司化運營對促進體育運動項目發展的作用。

位于西班牙東南部的武康大學目前擁有21支專業運動隊伍。在歷年的西班牙大學生運動會上,武康大學曾多次蟬聯獎牌榜首位。西班牙的眾多奧運獎牌得主和體育名宿都曾在這里學習。武康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阿里然德羅·萊瓦·阿爾卡斯分享了他對西班牙體育的發展歷史、奧林匹克的發展模式及歷史、奧林匹克與政府的聯系、政治對體育發展的影響、武康大學的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的思考。

此次論壇上,由西安體育學院提出的成立“絲綢之路體育教育聯盟”的倡議得到了與會各方的積極響應,多所發起成員單位已簽署“絲綢之路體育教育聯盟”框架合作協議。據介紹,該聯盟成立后,將秉承“互聯互通、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打造絲綢之路體育教育共同體,圍繞體育領域、教育領域的前沿問題,推動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大學以及相關機構,在校際交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訓練競賽、文化溝通等多個領域開展相關項目合作,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

近年來,西安體育學院積極搶抓“一帶一路”、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以及陜西承辦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等發展良機,堅持質量發展,深化“一帶一路”合作,著力建設有鮮明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打造高等教育特色智庫,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的質量,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服務社會能力及各項教育體育事業工作取得豐碩成果。這些都為推進西安體育學院“雙一流”建設增添了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