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會說“五句話”——《懷念母親》觀課小議
作者:王春娟
發(fā)布時間:2019-10-08 16:09: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如何讓班級管理更加“入心”, “好好說話”十分關鍵。特別對于高中階段,學生較敏感,說得輕了不管用,說得重起了反作用,時常遇到輕重不得“難說話”,油鹽不進“不聽話”的局面。如何破解困境,讓學生“聽話”,的確考驗著班主任的智慧。據(jù)筆者的體會,除了多說好聽的“熱話”,少說諷刺挖苦的“冷話”,還需要把握時機,說好“五句話”。
一、顧及面子,會說“客套話”
高中生相對更加自尊自強、好面子。在集體活動或者班會課上,對老師的情況通報,都比較在乎。有時說話稍不注意,就會讓學生“過敏”,好心辦了壞事。要避免學生受“暗傷”,就需要班主任會說“客套話”,說話時要口下留情,關心“敏感群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勵其成長進步,避免學生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現(xiàn)象。
比如,階段性考試后的成績分析班會,就需要班主任具有較高的語言駕馭能力。記得剛當班主任那兩年,平靜的班級經(jīng)常會被考試攪亂。每次考試后,幾家歡樂幾家愁,成績靠后的學生情緒低落,還總愛給自己找理由。后來,經(jīng)過學情調研和觀摩其他班級成績分析,我逐漸摸準了分析成績的“竅道”,一改以前的撕破面子、直擊問題的簡單分析法,而是采用迂回戰(zhàn)術、“分兵夾擊”。在通報整體情況后,專門找各科后幾名學生的單科進步名次,表揚其進步源自努力,也提示他們今后要“補短板”。如此一來,后進生感到被重視,有了進步的意識,也為其保留了“面子”。經(jīng)過多次實踐,屢試不爽。那些考后恐慌、低落的同學逐步有了熱情和動力,班風變?yōu)樽汾s超越、奮勇爭先的局面。
二、關注內心,說好“暖心話”
高中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也是單純的。特別是寄宿制學校,學生處于心理“斷奶期”,面對繁重的學習負擔,缺少父母的關懷,往往顯得表面比較成熟理性,內心卻極其脆弱。班主任作為“大家長”,一定要做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給孩子適度的陽光,多說暖心話,促使學生更加健康成長。
三、觸及情感,巧說“交心話”
因青春期,高中生容易走入情感“迷局”。一方很熱情的追求,另一方可能會很冷漠,由此一方產生情緒波動,甚至出現(xiàn)沮喪無奈等負面情緒。如何幫其走出感情困局,且為其守護秘密,就需要班主任學會同學生說交心話,多與學生說發(fā)自內心的想法,這樣才能消除代溝,彼此信任。
四、直面問題,多說“大實話”
讓學生坦誠地對待問題,是培養(yǎng)高中生理性解決問題的前提。與同學之間,與家長之間發(fā)生矛盾,是高中生常見的“成長期煩惱”。一旦遇到此類情況,不少班主任慣用“兩面光”的手法,當和事佬,雖能平息一時之事,可往往“按下葫蘆浮起瓢”,很難起到治愈的效果。我在遇到學生之間有摩擦時,站穩(wěn)“正義”立場的同時,不忘教會學生直面問題。
有一次,因當天兩名值日人員請假,班內衛(wèi)生情況較差,值日組被“點名”。總結教訓時,班長責怪勞動委員失職。勞動委員當天雖然安排了替補值日生,卻在分工時有遺漏,最后才導致班級“上了榜”。為此,班長和勞動委員“結下梁子”,一度爭執(zhí)不下。事后,我將兩位班干部叫到一起,從責任和擔當方面講明“互相補臺”的道理,教會其換位思考,此后,兩人“將相和”,班級再也沒有出現(xiàn)管理“斷檔”之類的事。
五、守牢防線,要說“警醒話”
班主任最頭痛的學生莫過于“破罐子破摔”和“滿不在乎”的類型,無論你好說歹說,總是“水米不進”,抱著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如何才能讓這樣的學生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確要下足功夫,不僅要找準教育時機,更要學會說“警醒話”。
H同學,學習成績班級前列,卻沒人愿意和他同桌,他與宿舍同學關系也很緊張,究其原因是他極端自私,說話做事幾乎不考慮他人感受,常常為一些瑣事給同學帶來很多麻煩。幾經(jīng)談話,效果都不大。有一次周末的微信交流中,我用梁漱溟和羅塞維爾特的話“教育是生活的向上發(fā)展”“只求知性而沒有道德的教育,無異于培植社會的威脅”。他因此深受啟發(fā),逐漸改變了狹隘自私的個性。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最深刻的體會是在促進學生知識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立德樹人的使命銘記在心,以“走心”的話激勵學生,以“暖心”的話感召學生,引領學生精神成長,把自己“從真理的代言人”轉變?yōu)閷W生價值觀的引路人,促使學生健康、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