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教學的三個“一”——小學語文實用文教學策略偶得
作者:范錦華
發布時間:2019-09-30 17:06: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實用文閱讀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之一,在學生現在和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充分重視實用文的閱讀教學,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實用文的閱讀指向,切實發揮實用文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在實用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談一談有關實用文教學策略的淺陋思考,以期拋磚引玉。
一、明晰一個問題
有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指向,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用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它們與文學閱讀有著不同的認知目標和能力發展取向,教師要結合自身對于實用文的解讀,提煉出實用文中所傳遞出的核心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從而確定課堂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傮w來說,實用文教學除了關注寫了什么,更要關注怎樣寫。遵循這一普遍規律,教師的課堂指導就需要圍繞“怎樣寫”這一問題,拋開“這是一篇課文”的定勢思維,從學生的視角去進行文本信息的獲取和理解,調動學生的思維,推敲謀篇布局的方法以及文中隱藏的關鍵和要點,形成科學的訓練序列,達到綱舉目張的理想效果。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恐龍》一課是一篇知識性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由來、形態以及生活習性,文中多處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讓學生對恐龍有了一個較為具體和形象的了解。如在介紹“雷龍”時,作者將雷龍與生活中能夠見到的動物——大象作了比較,教師在此運用多媒體配音雷龍“好似雷鳴”的腳步聲,出示雷龍與大象的圖片,幫助學生既讀懂了課文,也掌握了作比較和打比方等寫作方法,一舉多得。將這一思路遷移到后續梁龍、三角龍等的學習中去,讓“怎樣寫”這一問題明晰起來。
二、緊扣一個整合
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使學生能夠得法于課內、發展于課外,通過教材這樣一個例子舉一反三。讀與寫的整合,在實用文的閱讀教學中意義重大、作用明顯。教師結合實用文結構穩定、主題明確這一特點,緊扣讀與寫的整合,為學生的實用文閱讀和寫作之間架設了一座遷移的橋梁,幫助他們從讀的“此岸”到達寫的“彼岸”,再回到讀的“此岸”,充分發揮實用文的價值。緊扣這一整合,教師應當著力讓學生熟悉實用文的謀篇布局、表達方法以及修辭手法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仿寫或小練筆,在讀與寫的結合中提升對實用文的理解和體悟。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說勤奮》一課是一篇較為少見的闡明道理的議論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自然段,扣題立論,提出觀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第二部分為第二、三自然段,例舉了一古一今兩個典型事例來證明其觀點;第三部分為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強調今天依然不能忘記“勤奮”二字。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這一謀篇結構即“擺觀點—舉例子—總結”,圍繞兩種代表性觀點“我天生聰明,不勤奮也能成功”“我基礎比較差,再怎么努力也趕不上別人”,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展開仿寫小練筆,在讀與寫的整合中加深理解。
三、活躍一種思維
疑問是思維的火花,推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展開思維。在實用文閱讀指導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活躍質疑性思維,激發好奇心,開發創造潛能,從而調動閱讀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閱讀主體作用。為此,我們應當通過創設激疑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與體悟,讓他們圍繞文本展開質疑和探究。在活躍學生質疑思維時,教師要能抓住恰當的切入口,以疑入境,誘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去獲得信息、豐富情感,挖掘文本中深刻的內涵,實現實用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中《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是一篇紀實類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可怕的“非典”,不顧個人安危,將一個個患者從死神手里奪回來,自己卻不幸犧牲的感人事跡。然而,那一場歷時兩個月的戰爭過去很久了,現在的學生已經無法感受到當時那種緊張的氛圍。為此,教師圍繞著“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啟發學生展開質疑,引導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非典”這一極具傳染性的疾病所帶來的危害。有了這樣的時代背景認知,再來讀這篇實用文,學生對于文中的“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等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喚起了他們對白衣戰士的敬佩。
準確定位實用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和積極作用,努力探索實用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話題,點滴的收獲和體會都有助于實用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諸君共勉。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三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