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哪一個教育階段,語文教學都是我們教育學習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在教育學習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案,跟隨時代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發展,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老舊

在進行教學時,通常使用死記硬背、說教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學生思維不能得到擴展,極大限制了學生的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突破老式教學模式是眼下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單方面發展較嚴重

教學的主要目標應該是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初中語文教學包含很多內容,比如寫作、閱讀、表達、識字等。有些學生對于語文這一門課也有很偏愛的部分,像有些學生只喜歡寫作,不喜歡表達,有些學生則只喜歡閱讀不喜歡寫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將這些內容相互融合,進行整體教學,多組織綜合性的訓練,讓學生得到全面、多元化發展。

二、多元化教學開展的措施

(一)教學方式多元化

教育改革前的語文教學一般只注重知識的理解及寫作能力,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是要讓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情感、表達等多方面進行培養,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大量查閱資料,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的準備,同時要利用好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細節處進行了解,包括作者的心理活動及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教導學生從正面去看待問題,鼓勵學生用現代化思維來理解,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

(二)思維方式多元化

教師在進行知識教育時,要注重思維的培養,改變以往的死記硬背,要將知識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全面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不再固步自封,讓學生思維多元化,懂得結合語文中其他的相關知識點。

(三)教學手段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語文教師的講課無非是教材內的課文,條件好一些的學校會訂閱一些刊物來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但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將科技應用到課堂中,使科學產品成為教師講課的有力工具是當今的發展趨勢。教師可以科學地整合已有的資源,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將學生的視覺、聽覺等結合到一起,能夠帶動課堂學習氣氛,讓課堂變得生動活躍。教師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授課時,可以事先將本節課的問題羅列出來,讓學生帶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加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本節課所講的知識要點。

三、多元化教學的實踐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實踐的經歷,學生在進行多元化教育時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將課上與課下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經驗,增長學生的閱歷。

(一)戶外活動的開展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也應該基于興趣之上而展開。所以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進行寫作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信息采集,讓學生有根據地進行想象、創作,而不是天馬行空,豐富學生的戶外經驗。

(二)小組討論,集思廣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學習,相互之間優勢互補,突出合作、共享、探究的學習概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面對問題懂得合作共進,然后小組之間選派代表進行發言,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三)注重課外知識的補充

經教育改革后,語文教材的內容也在不斷充實,但是知識是無窮的,教材上的知識畢竟還是有限的,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刊物的閱讀,通過這種方法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學習的背景以便更好地進行記憶。課外知識的積累有利于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引用,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培養其獨立的組織與總結能力。

學生在教育期間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多元化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觀念的樹立,多元化教學方式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模式,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中,學生能夠拓展自己的思維,學會多方面、多角度地處理事情,為社會培育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魏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