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構建快樂高效的體育課堂已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音樂作為一種深受學生喜歡的藝術形式,如果恰當地應用于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地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從而為構建快樂高效的體育課堂創造良好的條件。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一下這方面的實踐與體會。

一、音樂與體育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眾所周知,小學生大多喜歡音樂,根據這一特點,適時把音樂引入體育教學,有利于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隊列隊形”時,播放《兩只老虎》《小兔子乖乖》《數鴨子》等一些有關動物的歌曲,可以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做到寓教于樂。

2.有利于控制體育動作的節奏性。很多體育內容的動作性很強,需要學生步調一致才能完成,在這方面,過去一般是用吹哨子或喊口令的方式來協調學生的行動,單調乏味。而音樂不但旋律優美,而且節奏感強,教學時利用合適的音樂取代枯燥乏味的口令,有利于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環境中激發表現力。例如,在“行進間走”的教學中,選用《義勇軍進行曲》或《運動員進行曲》等音樂,不但有利于學生按照音樂節奏練習,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自我糾錯,保持隊列的整齊。

音樂特有的這種節奏感與韻律感與體育教學是一致的,這對于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非常重要。學生通過音樂,可以更好地感受動作的節奏,體會動作的韻律,從而提高動作與技能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舞蹈時,可引入《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等一些抒情性強的音樂;在教學韻律操時,可引入《拍手歌》《粉刷匠》《找朋友》等一些節奏感強的音樂。

3.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主性。隨著“健康第一”思想的貫徹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全國范圍內普遍開展,很多學校突破了原有的課間操模式,加入了許多自編操及多樣化的小型體育游戲。在開展這些活動中,音樂的加入可以使其變得有聲有色,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鍛煉的熱情,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活動效果。

二、具體的應用方法

音樂應用于體育教學的方法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應用效率的高低。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方法比較有效。

1.導入環節應用。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此時應用音樂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籃球等內容時,播放男籃主題曲《相信自己》,可以激發學生產生一種盡快加入訓練的欲望。

2.學習新知時應用。在學習新知時播放音樂,可以使學生表現出一種精神振奮的狀態,從而精神抖擻地進行學習和鍛煉。例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可播放《運動員進行曲》;在教學田徑等內容時,可播放《亞洲雄風》《手拉手》等亞運會、奧運會上的歌曲。

3.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應用。小學生有個特點,就是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學習一段時間后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從而注意力分散,不能充分進行練習。此時如果采用強制手段,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而播放一些動感的音樂,就會使學生重新振作起來。例如,在教學“分組對抗比賽”等內容時,播放《向前沖》《加油歌》等音樂,可使學生在節奏感強烈的音樂撞擊下積極參與練習,使一些復雜的動作和技術得到提高和鞏固。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音樂有利于促進體育教學,但不能過多過濫地使用,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為此,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學生的年齡選擇。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音樂的喜好和理解各不相同,因而在選擇音樂時應該事先做好調查,了解學生對音樂的態度。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一些節奏歡快的音樂,教學時可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小鴨子》等音樂,而高年級可選擇一些動感強烈的現代音樂,以激發學生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

2、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音樂的節奏與體育內容的節奏互相吻合,才能使音樂成為鼓舞士氣和幫助學生來學練動作技術的助推器,因此,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音樂。例如,在教學足球時,可選擇世界杯主題曲;在教學排球時,可選用代表中國女排精神的《陽光總在風雨后》《鏗鏘玫瑰》等歌曲;在教學田徑等內容時,針對“跑步的節奏” 這一難點,可選用《慢三舞曲》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按照“嘣—嚓—嚓” 的音樂節奏進行兩、三步的呼氣和吸氣練習。

總之,音樂和體育都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形式,教學時只要正確把握二者的結合點,就一定能增強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稷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