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興華小學教師王良:用“中國心”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孔祥娜
發(fā)布時間:2019-09-26 14:48:07 來源:教師報
西安興華小學的操場上,王良坐在由學生圍成的兩個同心圓中央,給大家講怎樣保護環(huán)境。這是一節(jié)與眾不同的小學“思政課”——在教室里,王良給孩子們播放了令天日昏暗的沙塵暴視頻,展現(xiàn)了各種被污染了的“生了病”的溪流河川。就在一雙雙清澈的眼睛里充滿了少有的憂慮和驚訝時,王良把孩子們帶到了操場。正好天氣艷陽高照,王良號召身著校服的孩子們躺下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瞬間兩個同心圓變成了一朵盛開的“藍菊”,生機勃勃地綻放在茵茵綠草上。
“真甜啊!空氣!”“好舒服啊!”真實的感嘆從孩子們中間蹦出來。片刻之后,高年級也來到了操場。“誰愿意從我們身邊的小事情做起,讓我們的環(huán)境更美麗?”班里所有的小手幾乎同時齊刷刷地舉過了頭頂。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興華小學徐徐走出,有組織地走向?qū)W校所在的唐元小區(qū)各個方向。孩子們認真地撿起一個個飲料瓶、塑料袋、廢紙團,分別投進不同的垃圾分類箱……
毛澤東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習近平總書記以梁家河的故事告誡我們不忘初心,珍惜光陰。講好思政課的關(guān)鍵也是要講好中國故事,王良在他的思政課堂上為怎樣講好故事而“費盡心思”。他從老校長那里“取經(jīng)”,從教研人員那里“借鑒”,曾為找一個合適的視頻而泡在網(wǎng)吧數(shù)天,也曾扛著老攝像機在十字路口雨水中蹲守半天抓拍交通違規(guī)資料……
“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獨特的教學素材才能為把握好小學段故事的適配性、形象性打好基礎(chǔ),然后利用對比、移情、引起共鳴等方式把每一節(jié)課的主題故事講得趣味橫生、形象活潑,加上實踐活動,把‘小課堂’和‘大實踐’結(jié)合,才能讓愛國愛家的情懷潛移默化進每個孩子的心中。”為此他在思政課堂上默默堅守了近二十個春秋,把“小學思政故事”從西安一直“講到”了北京,得到了習總書記的接見。
“作為思政課核心的愛國主義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實實在在的有利于生活、工作和家國的小事。我希望自己這樣做,也會這樣教我的學生去做。因為二十年前老校長就把一句話刻在了我心里:你是一名中國教師,要用中國心做好中國的教育。”王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