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憶起參演‘紅色情景課堂’這段經歷,我都是滿心的歡喜與自豪;我們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結合當下時政熱點:‘建黨98周年’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了‘紅色情景課堂’活動,以建黨、建國時間軸為歷史主線,排練了一系列‘紅色’話劇,一時間我們的思政課火爆起來了……”陜西科技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的韓曙澤同學,在參演了《那一年》紅色話劇后這樣說。

在陜西科技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堂上,時間仿佛回到了那一年:1921年,有一群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年輕人,身穿長衫、氣宇非凡,手中拿著指引中國前進的文件綱領,圍坐在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他們各抒己見、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求同存異;自此之后,一代代的共產黨人前仆后繼,誓要達成開天辟地的壯舉。現在,另一群年輕人,用藝術的形式再現歷史、致敬先輩;紅色話劇《那一年》以“南湖紅船”為創作載體,以“一大”代表會晤的經歷為主線,重現一大代表創立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程,再現建黨時期的恢宏時刻。用“紅色課堂”這種生動的方式將愛國主義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讓學生在情感上認同,在思想上接受。

每一次“紅色話劇”的背后,都有一位“導演”的默默付出,從話劇的選材編排、幕后的排練到最后的課程匯報演出,她都是全程參與、時刻把關,這位敬業的“導演”不是別人,而是一名普通的思政課教師,來自于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教師——曹波俏?!皭蹏髁x教育不能只講歷史、只說傳承,思政課的使命更多的是結合當下社會發展背景,給予當代大學生正確、及時的愛國教育引導?!闭f起講好愛國教育、中國故事,曹老師這樣說道。

新媒體、新技術不斷催生青年大學生信息交流方式、交往方式、話語方式的快速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們時常談起西方國家盛行的“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這種“噪音”與“雜音”在同學中此起彼伏,面對學生的困惑,曹波俏仍舊用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為學生撥開云霧:中國夢視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深度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建設等典型的中國故事,成了曹老師課堂上愛國主義教育的“??汀?。

曹波俏的“紅色課堂”是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自2019年6月以來舉辦的“向祖國70華誕獻禮”為主題的“紅色情景課堂”展演系列活動之一,學院希望通過這種改革與嘗試,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讓愛國主義教育有意思更有意義。

無論是“紅”起來的思政課,還是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課堂上的愛國主義教育是載體,落腳點仍舊要落實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來,要讓我們的思政課堂成為培養青年學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讓“紅色旗幟”高高飄揚,愛國精神世代傳承。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