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蔡娟平
發布時間:2019-09-23 16:46: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思維導圖是人類放射性思維的表達,也是一種有利于知識學習的思維工具,它能夠將枯燥乏味的內容轉換成豐富有趣的圖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高中地理教學的實際出發,以思維導圖的運用為切入點,從課前預習、內容歸納、能力培養等方面,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培養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地理知識的主動性,為地理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一、利用思維導圖改善學生課前預習效果
思維導圖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是對人腦神經元分布結構的模擬。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突出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利用思維導圖系統歸納與梳理高中地理知識,明確高中地理教學任務與目標,將一本書的內容融合為一張圖,引導學生構建系統化的地理知識體系。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深入挖掘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地理教材內容與課外教學資源,利用思維導圖使地理知識點相互融合,依據地理教學的中心主題去設計第一層次的主干知識,尋找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
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新的知識,為深入學習與理解教學內容做準備,是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采用軟件制作與手工制作等方式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培養學生主動進行課前預習的習慣,促進高中地理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的提升,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例如,在學習《人口的變化》這部分地理知識時,為了更好地開展地理課堂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這部分地理知識點,以人口的變化為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依次列舉與人口變化相關的地理知識與相關話題,系統化梳理人口的變化這部分知識及相關地理內容并形成一張知識脈絡圖,使學生在思維導圖制作過程中思考與人口變化相關的信息與因素,有機整合各種學習資源及素材,提升課前預習效果。
二、借助思維導圖系統歸納課堂教學內容
為了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有整體性的把握,明確高中地理學習目標,在課前預習時初步構建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需要高中地理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重視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優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環節,指導學生主動對比與檢驗課前預習成果,利用思維導圖的生動性與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豐富地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地理知識的技巧與方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機械記筆記的學習模式,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與實例教學等教學模式。改善地理課堂教學氛圍,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地理課堂教學,讓學生學會用不同顏色記錄不同層次的地理知識,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協作能力,小組成員通過相互交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構建學習導圖,用不同的線條與標識緊密聯系有關聯的地理知識點,使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借助PPT課件展現小組學習成果,系統歸納地理課堂教學內容,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且有重點地聆聽教師的講解,突出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為了提升學生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地理教學內容的設計為依據,明確在處理實際問題中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目的,需要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結合重要的地理知識點,科學設置問題,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思維,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融會貫通高中地理各個章節的基礎知識,挖掘地理問題中的深層信息,調動學生參與地理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構建系統化的地理知識網絡,靈活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解題能力與探究能力的提升。以《黃土高原的成因》一課的教學為例,考慮到思維導圖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需求,教師結合這部分教學內容提前制作相關的思維導圖,輔助課堂教學的實施,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從地形特征與自然氣候及地理環境等方面系統梳理相關的地理知識,加深對這部分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以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與準確度。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符合新課改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考慮到新課標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貫徹落實,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開展地理教學,將思維導圖積極引入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等各個環節,促進課前預習成果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真正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的現代化與科學化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五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