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空氣清新。

山坳好像把整個世界一分為二。蜿蜒的小路,一邊通向外面多彩的現代化社會,一邊連著一個貧困卻美麗的小山村。

夕陽西下,小山村沐浴在一片安詳寧靜的暮色中。崎嶇山路的盡頭,一間風一吹好像就要倒塌的歪歪斜斜的破舊小屋呈現在眼前,幾捆柴火安靜地靠在低矮的院墻上,一只瘦小的黑貓慵懶地臥在地上……

大山就是以這樣的姿態迎來了我的第一次走訪特困生家庭。

“爸爸,爸爸,老師來看我們了。”

男孩攙扶著雙手殘疾的父親站在門口。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干瘦的臉上布滿了車轍似的皺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微笑時,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

“老師好!”

我還沒有從先前的震驚中清醒過來,懵懵然地回答:“好!”

“快請老師進屋坐。”孩子的父親熱情地招呼著我,用手示意我進屋。這只手都干裂了,手背的青筋清晰可見,沒有手指。屋內不太亮堂,除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空空如也。床上攤著洗得泛白的被褥。這個小家簡單,樸素卻又干凈整潔。我開門見山地告訴他們學生在學校應該享受的補貼,詳細地宣講了國家的扶貧政策,介紹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并安慰他們一定要樹立生活的信心,相信黨和政府,困難只是暫時的。

后來又嘮了一會兒家常,聊天的間隙,孩子會時不時給父親捶捶背。處于花季的少年本應該無憂無慮地讀書,他卻過早地擔負起了家庭的責任。童年時期,母親因病早逝,他就開始學著料理家務,照顧弟弟。一場意外使得父親雙手致殘,家庭的重擔幾乎全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學習之余,家務活,農活他都會盡其所能去做。

命運多舛,少年積極向上、陽光、充滿正能量。

夕陽只剩下最后一絲光輝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樣從他家里走出來的,也不記得當時還說過些什么安慰他們的話,只記得那時心里很堵。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山路彎彎曲曲向下延伸;櫻桃花、油菜花美麗盛開;遠處一條清澈的小溪靜靜流淌,似乎在傾訴著山間的故事……

大山雖然高聳險峻,卻磨練了孩子們的意志,孩子們在艱難的環境中,鍛造了一雙堅強有力的翅膀。相信未來,他們會飛得更高、更遠……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