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課堂中的動態生成就是老師運用一些活動,利用各種資源和已有的各種知識幫助幼兒園的孩子們認識這個世界,并在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孩子們對課堂的情感、對老師的情感,通過動態生成的活動課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探究活動,動態生成

探究活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幼兒園的資源、區域、教學手段,融合成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把時間和空間讓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探究活動的動態生成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去發現、探索,并運用自己的認知去解決困難。

比如,在“秋天的顏色”活動中,老師帶領孩子們去戶外探究秋天的色彩,仔細觀察并收集與秋天相關的事物。秋天的顏色是一篇詩歌,孩子們平常經常接觸小草、花朵、樹葉,而且對這些事物的顏色都很熟悉,所以探究活動孩子們很感興趣,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詩歌的內容去發現詩中的事物,觀察秋天的顏色,更深入地去感受秋天的魅力,孩子們在撿樹葉,觀察花朵、小草的過程中,將詩歌與自然聯系在一起,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形成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合理的探究活動,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并提高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能力,老師作為活動的輔助者,在關鍵時刻還需要鼓勵孩子們一起展開科學的探究活動。

二、合作活動,動態生成

合作活動一般是將孩子們分為幾個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與目標,小組各個成員之間團結合作、發揮自己的力量完成這次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合作的樂趣,認知到自己身邊小伙伴的優點,還能夠在合作中培養動手實踐能力。

例如,“紙片變變變”活動,首先將孩子們分為幾個小組,老師課前準備好剪刀、膠水、手工紙和模型,引導孩子們運用自己手中的資源一起合作設計模型;其次讓孩子們動動腦筋,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模型,可以是房子、車子等各種模型,將紙剪成各種形狀,然后用膠水將這些形狀黏合在一起,組成為一個模型;最后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的作品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要設計這樣一個模型。最后老師根據孩子們的作品和設計理由評出最好的作品,并對每一個作品進行點評,讓孩子們知道紙片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幼兒也可以利用平常的廢紙來設計美麗的模型。

合作活動的這種動態課堂,只需要給孩子們一個主題,然后老師指導孩子們運用身邊的資源開展合作活動,設計與主題相關的作品。合作活動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活動過程中的艱辛以及作品完成后成功的喜悅,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三、游戲互動,動態生成

由于幼兒園小朋友認知度不夠,但是又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也很喜歡玩游戲,所以通過互動式的游戲活動,能夠讓孩子們在活動時感到快樂,從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游戲還能啟發孩子們的思維,激發孩子們對周邊事物的興趣。

例如,可以運用“小雞捉蟲”展開游戲活動,首先,老師需要準備母雞、大灰狼、蟲子的頭飾,在游戲開始前播放音樂,帶著孩子們進入游戲的世界,選出母雞、小雞和大灰狼,孩子們蹲下做蛋寶寶,在老師的指令下,小雞的腦袋出來了,幼兒活動頭部,小雞又長出了翅膀,幼兒活動肩、臂,小雞的身體出來了,孩子們活動腰、腿部;其次,讓大灰狼去抓小雞,小雞則練習快速跑,這時老師需要先讓個別幼兒示范跑,注意避免危險動作;最后,小朋友們一起去抓蟲,大灰狼則去抓小雞。游戲時老師需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們快速跑的方法,發展幼兒快速跑的能力,體驗游戲的快樂。

互動式游戲中生成的動態課堂,讓孩子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收獲了喜悅,還通過精彩的游戲活動發展了思維能力,為幼兒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之,在科學活動課堂中,可以運用探究活動、合作活動、游戲活動來生成動態課堂,在科學活動中引導孩子產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并學會獨立。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