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的三種方式
作者:郭 萍
發布時間:2019-09-17 09:58: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物理在高中學習中占的比例很大,物理中的許多知識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是對生活中多種現象的解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高中物理也加入了許多近現代的知識,能夠讓學生聯系實際更好地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物理教學方式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合理變換。
一、圖像教學法
圖像貫穿于高中物理的整個學習過程,是描述物理變化規律的一種常用方法,很多物理變化規律都可以通過圖像進行說明,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圖像進行講解能夠讓學生更快理解理論知識,解決一些物理問題也需要借助圖像。圖像中包含著非常多的變化規律,在推理演變中用圖像結合理論更能夠說明問題,不僅如此,有些物理問題只依靠單純的公式不能夠很快解決,聯合圖像更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利于高考物理解題。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這一節知識點時,可以播放一些與光的色散相關的自然現象的圖像來引入課題。在學習光的色散知識點時,需要了解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相關情況,運用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并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能夠讓學生在直觀的條件下理解與色散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將圖像進行擴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種聯合圖像展開的物理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以直觀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二、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下展開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與學習,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物理知識,體驗物理實驗方法以及發展動手實踐能力,促進物理思維能力的提升。實驗教學具有真實、生動以及形象的特點,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索物理知識的求知欲,實驗的過程中需要對實驗的現象進行分析、對數據進行處理以及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在實驗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及能力。例如,在學習《彈力》這一課時,可以進行學生實驗,并在實驗中觀察現象:1)將一把直尺的兩端分別靠在書上,輕壓使它發生形變,體驗手感,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2)取一條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長,體驗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會恢復原來的長度;3)取一塊橡皮泥,用手捏,使其變形,手放開,橡皮泥保持變形后的形狀;4)取一張紙,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紙不會恢復原來形狀。直尺、橡皮筋等受力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彈性;橡皮泥、紙等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塑性。進而展開更深入的教學,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物理學習的趣味性。這種以實驗教學學習物理知識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實驗論證后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在面對任何物理問題時都能夠快速找到解決方法,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三、框架圖式教學法
框架圖式的教學知識分為一個一個小節,然后根據這些枝節進行知識點的延伸,對于學生理解并記憶物理知識有很大的幫助,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遇到物理問題的時候能夠抓住要點,并根據要點對知識點進行推敲,直到找到最佳的解題方式。在學習《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這一節知識時,教師首先從串并聯電路的基礎開始講解,從串聯電路與電流的關系到并聯電路與電流的關系,將規律找出來并掌握這一種規律;進而對串并聯聯合電路與電流的關系進行分析了解,并學會其中的規律。在這個框架圖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延伸串并聯電路的知識點,從而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圖,更好地理解并記憶串并聯電路的相關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收集相關的知識信息,自己去構建框架圖,增強收集數據、分析論證、交流與合作的探究能力,從而能夠更直觀地了解電路圖知識。這種構建框架圖式的物理教學方式,可以將知識點細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容,最后將其整合,形成系統化的物理知識框架,從而使得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幫助學生記憶物理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總之,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學習難度非常大,但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一通百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教給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技巧,提升物理學習效率,提高物理成績,充滿信心地展開物理學習之旅。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