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視域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
作者:賀艷艷
發布時間:2019-09-17 16:09: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學前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將信息技術融入于學前教育之中,促使學前教育滿足新時代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在學前教育促進信息化中,普遍存在著信息化素養不高、信息化資源不均衡等情況。以“互聯網+”行動的思維方式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等要素的完善,以信息化為手段推動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均衡化、信息技術與學前教育活動相互融合,進而加快完成民族地區教育的信息化建設。
[關鍵詞]“互聯網+” 民族地區 學前教育 信息化建設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社會已進入“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創新了社會結構與組織結構,并且改善了傳統社會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各大行業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學前教育也是如此。學前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學前教育與保育中應用信息技術,便于讓學前教育達到信息化發展的現實需求。隨著我國越發重視學前教育,很多學校都配置了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加強學前教育整體教學效果。因此,本文探討了“互聯網+”視域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學習之用。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互聯網+”學前教育
“互聯網+”學前教育其實質就是提取出來當前互聯網信息化發展特征,并與商業、工業及教育等行業深度融合。“互聯網+”學前教育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平臺,使學前教育專業與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以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
2.云課堂
相較于傳統課堂模式來說,云課堂是利用互聯網授課的一種遠程課堂教學。使用者通過一些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在電腦上與全世界各地的教師、學生和家長交流溝通。教師利用云課堂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換資源;學生利用云課堂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課程,增加知識的廣度;家長利用云課堂可以學習教育孩子的經驗與方法。云課堂也是一種大型的在線教育服務平臺。
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現狀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整體并不高,具體情況如下。
1.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不均衡
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再加上很多地區的學前教育還沒有引進多媒體技術,教學設施十分落后?,F如今,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課程大多數不適合當地的學情。因此,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合理整合與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很多地區在整合教學資源時還存在很多問題,除此之外,很多地區還不是很會利用多媒體課程資源。
2.教師信息化素養不高
信息化素養通常表現在信息化意識、信息化技能、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等方面。雖然民族地區的教師對于學前教育信息化有一定了解,也是十分主動、積極開展信息化技術教育活動,但民族地區的教師整體缺乏較高的信息化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背景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前進的步伐。
3.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不夠完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可以看成是對教育全過程的計劃、調控和協調。雖然為了促進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完善,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是關于學前信息化發展、教師能力標準等方面的政策卻不多,導致民族地區信息化管理機制仍不夠完善。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應對策略
1.以信息化為手段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均等化
首先,政府要健全與完善政策法規,對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進行扶持,保障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均衡化。一方面,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各項資金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健全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縮小東西部、城鄉之間的教學資源差距,為全國所有學生提供均衡的教學資源。其次,共享多媒體教學資源。在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說是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重點。同時,民族地區在選用教材的時候,要選用適合當地學情的教材,適合的教材和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優質的教學資源也應是政府要關注的,政府應該多加努力,為民族地區引進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均等化,加快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
2.民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管理
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建設應該在政府和教育部門的監管及指導下進行。我國東部發達城市有著先進的學前教育模式和豐富的學前教育經驗,可以為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建設提供一些借鑒。民族地區在制定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時,要適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首先,民族地區的教育部門要出臺詳細的學前教育規章制度,例如學校的基礎設施配置標準、教師的水平標準、學前教育評價機制等,同時也要完善學前教育獎懲機制。其次,民族地區教育部門應該成立領導小組,對民族地區的優秀學校進行評選。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評選出當地的優秀學校,并將優秀學校的辦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在當地推行,組織其他學校同優秀學校進行積極溝通與交流,學習優秀學校的先進的辦學經驗,促進自己學校的健康發展。再次,加強政府和教育部門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升他們的管理和協調能力。對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定期開展培訓,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和道德素養。讓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學校的基礎設施定期檢修和維護,保障學生的學習安全。各個學校由校長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學校發展的教學計劃,同時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在作出決策前,要聽取多方意見,作出有利于學校發展的決策。加強對學校的監督管理,完善評價機制和獎懲機制,對學校的基礎設施要合理高效利用。各個學校之間加強溝通,多舉辦教育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民族地區的教育資源,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
3.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加強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開發
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建設與開發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是有重要作用的,其不僅有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學前教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有利于學生、家長及教師共享學前教育資源。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教育資源已經由原來的專用資源朝著共享資源轉變,這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共享教育資源,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可以和發達地區的孩子們共享教育資源。現階段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資源開發還不夠完善,所以大力開發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資源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首先,開發適合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資源,當地教育部門應該成立由專家、教師、校長和家長組成的專業研發團隊,通過分析當地學前學校建設的實際情況和文化背景,建立適合當地的教育資源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為學校、家長和教師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平臺包含學前民族雙語、傳統文化資源庫、學習軟件、互動平臺及教育資源庫等。民族地區的教育部門應多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鼓勵當地教師積極參與講課比賽,充分利用學前教育資源,同時在平臺上展示比賽成果,讓各個學校的教師都能參與討論,互相交流教學經驗,促進學前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同時要保障每位教師都有賬號,使教師都可以進入平臺進行學習,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共同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其次,拓寬視野,不能只局限于由學校教育機構提供資源開發的服務。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可以利用互聯網開發線上教育資源,提供線上教育服務。例如,可以開展網上授課的教學模式,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成立微信公眾號分享知識。同時其他教育機構和個體也可以一起開發資源,例如,可以成立公共圖書館,開發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出版物。通過開發教育資源,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以促使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4.通過開展網絡研修、面授學習與實踐操作等提升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還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在信息化時代,教師也要具備相應的信息化素養。加強民族地區學前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有利于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學前教育信息化除了可以帶來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外,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培養一支具有高信息化素養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并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重在培養教師對信息化內容的了解與掌握,熟悉常用的辦公設備,例如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及掃描儀等,同時還要對常用的辦公軟件有初步的使用能力,知道Word、PPT及Excel等是用來做什么的。第二等級就要對教師開展培訓,培訓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內容包括信息化技術如何應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開發游戲軟件等,使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活動。第三等級就是對教師進行全面培訓,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培訓,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開展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移動學習及在線教育等課程,使教師能系統地學習。通過開設計算機課,讓教師動手實踐操作常用的辦公軟件,學會用Word編輯文字并做成文件;學會用PPT制作幻燈片并會將幻燈片播放給學生,學會處理幻燈片中的音頻與視頻;學會利用Excel制作表格并會使用表格的一些常用功能,以給自己的日常工作帶來便利。同時也要培訓教師學會操作常用的其他辦公設備,例如打印機、復印機及掃描儀等。此外,還要提升教師篩選信息的能力,在大數據時代,信息非常多并且雜亂無章,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選擇適合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的教學資源至關重要,因而要培養教師篩選信息并將其應用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去的能力。
結 語
總而言之,促進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是發展的一大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上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與突破時空限制的學習途徑開辟了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新途徑。但也因為缺乏完善的基礎教學設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影響了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政府及社會應該加強合作,從而促進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專業的團隊開發學前教育資源,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來加強民族地區教師信息化素養,真正促進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江紅霞、佟元之:《以“互聯網+”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現代化》2018年第5卷第41期,第84-86頁。
[2]石慧:《“互聯網+”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策略》,《電腦迷》2018年第7期,第133頁。
[3]史大勝、曹鑫莉、董美娟:《“互聯網+”背景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機遇、挑戰及應對策略》,《中國電化教育》2018年第5期,第136-142頁。
[4]劉珍芳:《以“互聯網+”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16卷第2期,第20-23頁。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鳳翔師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