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學模式
作者:崔瀾騫
發布時間:2019-09-16 14:57: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能夠促進學生品德的健康發展,當前雖少有學校開設專門的德育學科,但德育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將德育滲透到許多學科中,根據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采取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通過良好的道德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品格。此外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也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讓教師了解和探索幼兒的獨特性,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幼兒 教學模式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在學前教育中的現實意義
學生在不同時期心理狀態會不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特點調整教學方法。幼兒早期階段是智力發展最快的階段,他們渴望知識,注意力穩步增長,記憶力不斷強化,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幫助其更好地適應學校集體生活,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此外,近幾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呈現出年輕化、早期化的趨勢,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此期間,學生可能會出現多動癥,學校恐懼癥,感覺統合失調癥等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特點,采取更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措施。
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是其開始積極接觸學習的重要階段,與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息息相關。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幼兒教師并沒有重視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是向幼兒灌輸一些與小學相關的知識。由于幼兒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因而承受著一定的壓力,當他們上小學的時候,根本不能很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應用于學前教育,能夠很好地培養和探索幼兒智力,規范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幼兒多思考。同時,還能滲透一些與小學相關的知識,如簡單的拼音、字母,幫助幼兒了解數字,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知識,鍛煉幼兒的集中力和注意力等。為了使幼兒能夠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幼兒教師應在學前教育階段盡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學模式的構建
1.界定課程屬性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連接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重要橋梁。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有助于高職學生進一步了解幼兒各個階段的心理特性、發展規律等,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培養觀。在實踐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兒童心理特征相結合,能夠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常見的問題。
2.采取“縱橫結合”的教學方式
“縱”就是介紹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論述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兒童心理發展的動機、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與兒童心理發展的密切聯系、心理發展與教育的有機關聯?!皺M”就是介紹兒童的年齡特征和教育規律,探討兒童心理發展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包括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早期,可以切實反映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與具體發展方向。
3.積極吸收多元化有效資源
近年來,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國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打破了傳統書本知識的限制,高職教師應合理利用各種手段,全面收集兒童心理發展的有效資源,通過實踐教學、實地觀察、運用多媒體等多元化教學方式,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知識切實轉化應用到實踐知識學習中。
4.深化改革課程目標
(1)知識目標
高職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幼兒心理發育規律、相關理論體系及不同階段幼兒的引導方式。
(2)專業目標
高職教師應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知識,有效處理幼兒的心理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與觀察等多元化形式,探索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讓學生在實際保教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總結能力與創新能力。
(3)綜合素養
高職教師應教育學生在實際保育工作中樹立遠大的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愛崗敬業精神,愛護、關注幼兒,形成健康的兒童教育發展觀念。
5.全面進行教學內容創新
教師應該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水平與專業能力要求,以及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崗位需要,對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體系加以創新,提升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合理性。
(1)匯總整合課程內容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導致教學內容太過分散。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優化、完善課程教學體系與內容,并在教學中融入實際案例,將案例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相結合,從而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2)區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
幼兒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他們的心理發展狀態與特點、情緒情感、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也都不同。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具體階段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教育觀。同時,幫助學生全面熟練掌握兒童發展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保教工作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以致用。
6.優化教學方法
(1)講授法
通過講授基礎概念與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學前兒童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教育觀念,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實驗實訓法
實驗實訓法主要是結合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包括課堂實驗、課堂演示、視頻觀察、幼兒心理特征和規律的發現等能力。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些典型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分析討論并提出建議,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相關案例可以是文本類型的,也可以是音視頻資料。
(4)全程教育實踐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中,教師應該適當讓學生進入幼兒園及早教機構,讓他們通過實時觀察及早對學前兒童形成感性認知,為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有力幫助。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各階段教學內容與要求,安排學生實習,實習結束后讓學生撰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情況反饋。
(5)合作探究學習法
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讓學生結合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采取課堂討論、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形式,進行深入交流互動,闡述、表達自己的觀點,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
當前,教師的角色定位已經從知識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以及信息的來源者。教師既要為學生傳授一定的書本知識,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督促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因此,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與學生全程進行交流互動。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電子信息庫、文字信息庫、視聽信息庫等,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
7.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目前,有學者指出幼兒教師應具備七項專業能力,即創設和應用環境、組織和保護生命、游戲活動和指導、規劃和實施教育活動、激勵和評價、交流與合作、內省和發展的能力。但其中一些能力的強化,仍舊需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實習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在高職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因此,教師需要制訂完善的培訓計劃和課程體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身主導作用,與學生共同學習研究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同時采用課堂討論與自主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建議。此外,教師還可以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音頻和視頻,為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
8.全方位更新完善教學評價手段
(1)更新考核評價機制
有效的教學需要科學的考核。為了使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更加科學有效,教師應該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考核評價成績應該由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理論成績占80%,包括學生的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平時成績由學生的作業和課堂表現兩部分組成。實踐成績占20%,由教育見習和教育觀察組成。
(2)更新理論考試內容
一般理論課考試的內容比較枯燥,注重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考試前經常用短時記憶應對考試,不重視自身實際應用能力的養成,這種行為不符合高職學前專業學生的職業特點和實踐特點。因此,在理論考試中,教師應給出多種試題類型,如選擇題、概念題、知識題、理論題和應用題等,盡量增加活學活用試題的分值,注重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更新教學評價方式
以往對課程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學生評教進行的,教師只知道評價結果,這種評價方式根本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并及時調整課程內容。
結 語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是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課程,其為更好地研究學前教育和早期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學依據,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有助于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狀態,采取更合適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解釋了不同時期人類發展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師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幼兒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特別是學前幼兒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愛心和耐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心理上,都需要教師的正確激勵和引導。總之,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促進教育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春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現代職業教育》2017年第31期,第186頁。
[2]王敏:《〈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課程改革》,《現代交際》2014年第8期,第144-145頁。
[3]任重:《淺析發展心理學在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成功》(教育)2011年第12期,第248頁。
[4]于楊:《高職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新課程》(上)2012年第3期。
[5]郝紅楓:《發展心理學在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中的應用》,《都市家教月刊》2017年第3期,第186-187頁。
[6]姜言波:《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心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探討》,《考試周刊》2011年第80期,第18-19頁。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