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已成為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針對傳統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不足,利用THEOL網絡教學平臺對高職藥物化學實驗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評價標準進行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和實踐,提高了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有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關鍵詞]THEOL 高職 藥物化學實驗 教學改革 混合式教學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高專)——重點攻關項目(項目編號:17GG001);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教改)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GJ1883)。

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推動著高職教育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和改革,新的教學模式和各種網絡教學平臺應運而生,許多學校也開始引進或開發適合自身需求的網絡教學平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目前高職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方向,不管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理論課還是實驗課,混合式教學模式都能在教學改革中發揮出傳統面授教學(線下)和現代信息技術下的網絡教學(線上)優勢互補融合的優勢和魅力[1,2]。

藥物化學是高職院校藥學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平臺課,藥物化學實驗是藥物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3],實踐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在傳統的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的陳舊、教學模式的單一、考核方式不全面等諸多因素,使藥物化學實驗課失去本身的價值和相對的獨立性。為了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筆者及教學團隊利用THEOL教學平臺的特點,發揮PC端和移動終端的交互作用,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評價標準三方面對藥物化學實驗課程進行了改革和探索。

THEOL網絡教學平臺簡介

“清華教育在線[4](Tsinghua Education Online, THEOL)”是應用教育技術學理論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構建的一個集教學、教學資源庫管理、教學管理與評價一體的綜合性網絡教育支撐平臺,是清華大學教育技術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已在國內許多高校投入應用。該平臺由PC端的“在線教育綜合平臺”和移動端的“優慕課”組成,可以根據不同教學模式、不同教學對象在各種教學環境中為網絡教育提供靈活的、可縮放的、適用于多種層面的協作學習支撐環境。教師可以在平臺上搭建符合教學目標和課程特點的課程框架和課程資源,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平臺功能,通過PC端和移動端的交互使用,可成功進行課堂翻轉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平臺上的教學資源,教師也可以隨時檢查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藥物化學實驗課程改革實踐措施

1.根據高職人才培養要求,結合THEOL平臺特點優化實驗內容

高職教育的培養方向是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實驗教學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實驗內容的選擇和實驗項目的設置是保證實驗教學的重要基礎。但傳統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基本依照教材上的實驗內容進行,內容大多是多年不變的驗證性實驗,這些經典的驗證實驗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固然能起到作用,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精神,不能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迫切需要進行實驗內容的調整和優化以適應高職人才培養要求。

藥物化學實驗內容的改革是從高職藥學類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藥品生產、質量檢驗、醫藥營銷及藥店管理等)技能要求和職業素養出發[5],結合THEOL網絡教學平臺特點,整合、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應用性實驗內容。優化后的實驗內容有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藥化基礎操作、藥物理化鑒別與應用、藥物穩定性考查與配伍及藥物合成與創新,每一部分都是按基礎加應用的模式開設實驗項目,每一部分的基礎操作部分或驗證性實驗部分都會制作成短視頻、微課、動畫或圖片等數字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供學生自主在線學習,可以作為綜合應用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設計實施的參考,這種“基礎—應用—創新”的實驗內容體系更加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

2.利用THEOL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翻轉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藥物化學實驗課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以THEOL網絡教學平臺為載體,構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組織教學活動分為課前學習準備、課中解惑實操及課后總結反思三個教學階段。

(1)課前線上預學后分組制定實驗方案

課前,教師會提前兩個星期發布任務單和學習指導,任務單會明確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和需要完成的子任務及完成的時間節點;學習指導會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平臺上相關的學習資源(文本、PPT、圖片、動畫、視頻及微課等),如何完成布置的子任務。學生會依據任務單和導學單自主在線學習相關資源,并完成在線測試。任務單中的終極任務是要求學習小組(每組4人左右,每組有組長和秘書)共同完成,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完成實驗方案設計,比如藥物理化性質的實驗方案要求:通過學習課程資源,各小組請設計兩種化學方法區別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和貝諾酯;再比如藥物合成的方案要求:通過查閱資料,各小組請設計出苯佐卡因完整合理的合成路線。各小組將設計好的方案制作成PPT,準備在實驗課上線下展示交流。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和互相協作完成實驗方案,不僅能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課中線下講評,完善方案并進行實驗操作

教師會根據學生在線測試和討論區發帖反饋掌握的共性問題,微調教學計劃,線下上課時有針對性地提問或解答。一般情況下,一個實驗任務的完成至少需要先后兩次線下課進行展示講評和實驗操作。第一次線下課教師會隨機抽取各小組成員以PPT形式匯報展示他們提前準備的實驗方案,展示時每組派出一名學生當評委,其他學生可以提問和評議,最后教師對實驗方案進行剖析指導,給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引導學生繼續完善方案,并將修改好的方案上傳至平臺,經教師批閱后,確定出操作性強的2至3個方案。第二次線下課時,教師針對方案中操作關鍵點和注意事項進行強調和講解,學生依據方案操作步驟和平臺上在線學習的視頻和微課資源,在實驗室分組進行實驗操作,學生也可以邊操作邊觀看視頻,并記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實驗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和探討,引導學生運用科學邏輯思維和現有理論知識解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此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后總結反思,螺旋式提升教學效果

課后,學生在THEOL平臺及時上傳實驗數據、照片、實驗報告和實驗收獲心得等相關成果,教師會及時批閱并對報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點評,最后將優秀報告或作業展示在教學平臺上,以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和提高;另外教師會在教學平臺發布與本次實驗任務有關的學科發展及前沿動態等相關資料或網址,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最后根據學生學習反饋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在后續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更新教學資源,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結合,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螺旋式上升。

3.完善考核評價方式,為混合式教學效果保駕護航

傳統的藥物化學實驗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實驗報告和現場操作這種結果性評價為考核標準,考核方式單一,評價不全面,評價結果不夠客觀和公正。為了適應混合式教學模式,藥物化學實驗考核進行了模塊式、過程性評價的改革和實踐。具體做法是將所有實驗任務分為幾大模塊,實驗課成績平分到每個模塊,每個模塊獨立考核,考核評價方式分為線上考核和線下考核兩個維度(考核指標及配分情況詳見表1)。其中線上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前學習能力和掌握情況,課后實驗報告的總結能力和學習反思情況;線下主要考核學生的相互協作、實踐操作、自主探索能力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多元化、系統性和規范性的考核方式既能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 語

經過探索和實踐,基于THEOL教學平臺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以基礎—應用—創新模式設置的實驗體系結構更加合理和科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符合高職人才素養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而模塊式、過程性的考核評價方式能公平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學平臺的不斷升級,在后續的改革和建設中,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資源,改進和完善教學實施方案,只有不斷深化實驗課程改革,才能使實驗教學在人才素質和能力培養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其亮、王愛春:《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4年第4期,第27-32頁。

[2]張永良、許婕、李博:《混合式教學:理念、內涵與實施策略》,《遼寧高職學報》2018年第20卷第9期,第39-41頁。

[3]王濤、來麗娜、宋麗華 等:《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現狀與教學改革》,《化學教育》2015年第20期,第66-68頁。

[4]賈毅峰、鄒志洪、逯建速:《關于高校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的選擇》,《科技信息》2013年第26期,第289-291頁。

[5]黃健軍:《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教育現代化》2017年第4卷第40期,第90-91頁。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