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策略研究
作者:孫璐璐
發布時間:2019-09-12 10:17: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形象思維是藝術創作不可缺少的核心能力,重視和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對學生掌握和提升鋼琴演奏能力有很大幫助。鋼琴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通過有效的思維訓練,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達到協調和統一。本文從形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出發,探討鋼琴教學中形象思維的價值,并提出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策略,希望為鋼琴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 學生 形象思維 策略
鋼琴教學是一項技術性、藝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有通過多種有效手段才能保障和提升教學效果,形象思維是其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利用好形象思維,發揮形象思維在教學活動中的輔助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鋼琴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形象思維的內涵及價值
形象思維是實現藝術創造的重要方式,人們在創作藝術作品時,需要通過感知和積累,創作豐富、客觀的藝術造型,并通過自身主觀認知和審美素養對藝術形象進行改造及創新。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藝術形成的過程,而對于形象的感知和認知是藝術創作和創新的關鍵,人的形象思維和審美水平是呈正比的。形象思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不僅能夠豐富人的想象,還能強化人的創新思維能力。
1.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想象是人腦對于已知表象進行加工創造的過程,是一種由表及里的特殊思維方式,不僅具有形象性,更具有超前性和新穎性。形象思維是引導學生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養成和習得的一種對于事物的把握、探知能力,藝術創作的過程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基礎正是形象思維。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卻包括了整個世界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是知識的源泉。
2.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是以直觀的形象和表象為基礎的思維活動。例如設計一棟大樓時,設計師的大腦中已經有了初步形狀,已經構建了初步的模型,這些都會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影響設計師的思維活動。思維能力是想象力的進一步延伸,天馬行空的思維使藝術家不斷地迸發新的想法和創作欲望,讓創新和創造充滿了活力和動力,這就成為創造的開始動機。藝術表演活動來源于社會生活,與時俱進,只有符合現代人發展需求的藝術作品,才能夠得以存在和發展,這就要求學生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創造,如果創新創造是一個生產過程,那么思維能力就是生產工具,它決定了藝術的質量和水平。
鋼琴教學中的形象思維
鋼琴演奏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想象力決定了整場演奏的水平,主要通過演奏者的“形”和“情”兩個方面來表現。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拔高創作者的意圖,參悟曲子的意蘊,并根據自己的性格、品位及情趣,展現演奏技巧及想象空間,用自己的感知將藝術形象重新表現出來,聽眾才能感受到鋼琴演奏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在鋼琴教學中,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應該遵循心理學、教育學等客觀規律,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樹立形象思維,穩步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
1.啟發原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在學習鋼琴的初期,對于鋼琴的認識及鋼琴演奏還比較模糊,音樂基礎相對薄弱。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逐漸完善和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可以從“音符”“符號”“旋律”“節拍”等基礎知識開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在學習中通過合理的想象和聯想,不斷拓展和延伸自己的知識結構,將抽象的音樂符號轉變為立體的形象,再從立體的形象轉變為完整的形象思維。
2.個性原則
形象思維是個性思維的一種,每個學生對于美、對于事物的基本認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經歷及情感,形象思維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在形象思維的培養初期,教師需要做好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和鼓勵,面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鼓勵學生大膽去做。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堅持正確審美觀的前提下,更加大膽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力變成生動的藝術作品,提升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3.實踐原則
形象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是建立在學生對大量藝術形象積累和儲備的基礎上的,所以教師在開展藝術教學活動時,應該幫助學生積累藝術經驗,通過大量的積累,爭取實現質的飛躍。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鋼琴演奏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對作品的反思和領悟提升活動效果,這就需要以大量的實踐為支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開展鋼琴教學活動。
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策略
形象思維是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應該重點培養和鍛煉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有經過大量反復的實踐活動,才能積累豐富的形象思維,創作出具有藝術美的作品。形象思維是學生學習鋼琴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具體的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加強引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一種抽象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引導作用,把握一切機會啟發和鼓勵學生鍛煉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學生內心種下“形象思維”的種子,逐漸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例如,彈奏姿勢及手型是鋼琴演奏的基本功,初學階段學生的手型和彈奏姿勢對以后的學習影響很大,這個階段由于學生的基本功較差,起步是最難的,但這些不足可以利用形象思維進行彌補和提升。一些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總是解決不好手指和手臂的關系,彈奏時手臂容易發酸、疲勞,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形象思維引導,讓學生將手指和手臂看成一個帳篷,那么每個手指就是帳篷的四個支架,只有在弓形結構下才能更加穩固,學生以以帳篷為參照物,找到感覺才能消除疲勞。再如,進行識譜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音符想象成一個個跳動的雨滴,不同大小的雨滴打在有雨水的地面產生的形狀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有短有長,這些形象的比喻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和技巧具象化,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總之,教師要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不斷成長,讓形象思維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然習慣。
2.提升審美素養,讓學生樹立審美意識
形象思維和審美素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審美素養越高形象思維能力越強,審美素養越低形象思維能力越弱。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提升學生對于藝術的審美和追求,進而不斷健全和完善學生的形象思維。教師要激發學生鋼琴學習的興趣,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鋼琴教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主要是讓其樹立音樂審美意識,使他們都能成為優秀的演奏家,所以鑒賞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演奏能力更重要,在課堂教學及課外自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優秀的音樂作品感悟和體會作者創作的目的,不斷挖掘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例如,引導學生盡量多地了解鋼琴大師的生平、背景及成就,同時學習他們的鋼琴作品創作技巧,從而使學生對鋼琴作品產生形象的認知,能夠更好地、更深層地理解作品的內涵。二是發揮學生的特長,不斷鼓勵學生主動挖掘自身潛力。對于藝術來說,每個人都是優秀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教師的工作就是挖掘學生的特長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對鋼琴的認知水平,不斷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引導學生在特長方面發揮自己的能力。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不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學生對于鋼琴曲目的反饋有著天壤之別,有些學生聽出了作者的高亢之情,有些學生卻聽出了作者的無奈之感,這些情感的積累和學生個體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教師要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幫助學生樹立形象思維。
3.積累實踐經驗,鍛煉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與藝術實踐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和創新。首先,形象思維發展的前提是學生應該具有一些基本形象,這些形象主要來源渠道是學生的現實生活,所以要積極鼓勵學生拓寬自己的思維和眼界,不斷通過社會實踐豐富自己的情感,積累創作素材。其次,教師要不斷將形象思維融入藝術創新和創造中,鼓勵學生在積累豐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將形象思維運用到鋼琴演奏中,從抽象中找尋鮮明的藝術形象特征,并將這些形象特征加以創造,實現藝術創新。
結 語
形象思維是反映和認識世界的重要形式,對于藝術鑒賞及創造具有重要幫助,在鋼琴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和發揮形象思維的重要性,啟發和引導學生利用形象思維對藝術進行加工和創造,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此達到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德義:《談鋼琴演奏過程中音樂形象思維的培養》,《北方音樂》2017年第8期。
[2]彭曉鯤:《視覺文化時代鋼琴教學的形象思維之辨》,《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3]郭瑞:《略談鋼琴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大眾文藝》2012年第5期。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