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范甜甜
發布時間:2019-09-11 09:27: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當前,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好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做學生思想意識形成的引導者。本文基于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探討并提出以制度管理課堂,以魅力影響學生,以形式吸引學生,以實力征服學生的“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以期對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思政課 藝術類高職院校
基金項目: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7年度職業教育研究課題規劃項目《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創新性研究》(項目編號:SZJG-173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當前,藝術類高職院校深受國家的重視、家長的支持和學生的喜愛,招生規模也在逐年擴大。藝術類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文藝工作者,因而我們所做的思政工作,不僅關系學生個人藝術品德的養成,還關系國家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更關系學院在國際藝術領域的形象。高職院校思政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以對藝術生的思政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做好了,學生就會受益終身?;诖?,本文分析了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藝術生特點,探討“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在思政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狀
目前,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主要存在學生到課率低,聽課不認真,沒有從思想上得到重視,師生、生生互動性差,學生興趣點難以被激發出來等問題。究其原因,第一,藝術生的專業特點及其思維習慣。第二,大部分藝術生文化課基礎薄弱,感官思維發達,空間想象能力強,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具體表現在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接受和理解上,而思政課卻重理論性和抽象性。此外,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形象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學生還沒開始上課就已經有了抵觸情緒。文化基礎薄弱導致大部分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理論知識,這些問題充分說明思政課教學對教師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教師從思想上改變突破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本文提出的“四位一體”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思政課教學的不足,能夠更好地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在十年的藝術生思政課教學中,筆者通過反復實踐和檢驗,提出“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1.以制度管理課堂
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到課率是基礎,聽課率是保障,互動性是關鍵,而這些可以通過制訂課堂規范制度進行量化管理的,尤其是藝術生的課堂管理,如果不做強制性要求,單靠學生的主動性,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通過制訂課堂量化管理辦法,將學生的到課情況、聽課表現與平時成績掛鉤,這一外化手段的運用對絕大多數想要順利畢業的學生而言是行之有效的。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平時表現量化成相應的分數,幾個部分的分數相加最終形成平時成績,而平時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一半。比如規定到課率占平時成績的30%,學期初告知學生本學期會不定期點名10次,這樣一次就是3分,缺勤的學生直接扣掉??赡苡腥司蜁f,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點名不是更好嗎?比如藍墨云班課的點名,再多的學生瞬間就會完成點名,該方法確實省時又省力,尤其針對一些百人以上的大班,但少了師生間的互動,可能一學期結束了,教師都難以將學生和姓名聯系起來,這又如何能做到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學生呢?另外,藍墨云班課的點名與學生上課不能帶手機的要求相互矛盾。所以,教師不定期面對面點名,既可以加深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又不至于每次上課因點名而花費大量時間。不定期隨機抽查,讓學生沒有規律可循,就能提高學生的到課率。另外,課堂互動和作業也可以按此方法進行考核,既公平又有效地通過制度管理了課堂。當然,這里的制度管理除課堂制度管理外,還應包括學生處等其他部門在課堂外對學生的管理,比如有專職班主任跟班,要求學生必須提前5分鐘到教室,不能遲到早退,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做到內外兼管,保證學生的到課率。因為,只有保證到課率的前提下,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個人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有更多獲得感。
2.以魅力影響學生
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思政課教師在這一方面更要倍加注意,以打破學生對思政教師固有的印象,增加學生的關注度,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教師的魅力往往是個人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的綜合表現,所以想要增加教師的魅力就需要內外兼修。
南開體系著名的“鏡箴”是影響力僅次于“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它是由著名教育家、南開體系創建人張伯苓訂立的?!懊姹貎簦l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边@四十個字鐫刻在大鏡子上,南開體系各所學校在重要通道處都設有大鏡子,提醒過往師生隨時注意儀容儀表。張伯苓信奉這樣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
由此可見,人的外在形象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良好的外在形象會給學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整潔得體的服裝、平易近人的笑容都可以瞬間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然后通過高尚的人格修養、深厚的專業知識感染學生,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欽佩、喜愛這位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往往都是先喜歡上這個教師后,才會喜歡這個教師的課。所以,思政課教師一定要加強個人內在品德修養,在日常言談舉止及與學生交流中,甚至是個人生活方面都要謹言慎行、以身作則,對自己嚴格要求,不僅言傳,更要身教。如果將教師比喻為演員,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實力派與偶像派兼具才是最受藝術生歡迎的。這當然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應該成為每個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師努力的方向。
3.以形式吸引學生
相較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職院校更應在思政課教學形式上多下功夫,讓藝術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將理論內容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出來,才能獲得學生更多的關注。
課堂所使用的教學課件包括文字、圖片、視頻或動畫等多種呈現方式,化抽象為形象,使擅長運用形象思維的藝術生更易接受。教學內容要有理論知識,有舉例說明,有案例分析。授課形式既要有教師的講授,師生間的互動,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讓他們能參與其中。就是說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創新的關鍵在于將課程內容與專業相結合設計教學環節。比如講“愛國主義”這一內容時,針對聲樂系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收集愛國歌曲在課堂上表演;針對影視表演專業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搜集相關影視片,也可以讓學生表演某些片段;針對舞蹈表演專業學生,教師應該引導他們更多地關注紅色愛國舞蹈創作的背景。這種做法既讓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互動性。
思政課教學任務不僅局限于課堂內,更體現在課堂外。以陜西藝術職業學院為例,大一第二學期在課堂內開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同時在課堂外開展“從毛澤東到習近平,紅色經典朗誦、傳唱與表演視頻大賽”主題活動,既延伸了思政課教學內容,又充分將思政課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了起來。從目前已成功舉辦的歷屆活動來看,學生參與度非常高。將各專業學生的特長通過不同形式與大賽相結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這些活動不僅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讓學生對思政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4.以實力征服學生
學生喜歡一門課,起決定作用的永遠是教師的專業實力和所講的內容。筆者認為一堂好課,一定要有扎實的科研知識作后盾,要讓教學緊跟專業前沿,還要具備五個一,即“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分析、一流的表達、一流的課件、一流的方法”。
“一流的理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在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上一定要樹立起來。學生大多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愛心、耐心和關注,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一流的分析”。教師要分析教材相關內容和藝術生興趣點,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設計每一節課,在教學分析上多下功夫,既要有充實的內容,又要有嚴密的邏輯,同時又不失趣味性。“一流的表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思政課堂上,教師用流暢、幽默、形象生動的語言展現深刻嚴肅的理論知識,會給聆聽者帶來感官上的享受。“一流的課件”。要制作精良的課件,應該滿足色彩的搭配、文字的大小、文字與圖片的比例、視頻的應用、視頻的要求等條件,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然成為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所以思政課教師要注重加強日常學習?!耙涣鞯姆椒ā?。針對藝術類高職生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專題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都不失為好的教學方法。專題法和案例法都是提倡了好幾年的思政課教學方法,這里重點說一說體驗式教學法,《現代漢語詞典》把體驗解釋為:通過親身感受來認識事物[2]。體驗式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創設相關情境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或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體驗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一種方式[3]。比如,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八章第一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時,談到“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這個問題時,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家鄉或周圍事物的變化,讓學生體會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學生就能通過自身經驗真切感受這種變化。再如,講“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這一章節時,可以講憲法的最新修訂及憲法宣誓環節,讓學生現場朗讀誓言體驗這種莊嚴的儀式感,還可以讓學生發揮專業特長,演唱相關歌曲抒發自己對偉大祖國的情感,此時全班大合唱,將堂課推向高潮。這樣的一節課,學生因為體驗而印象深刻,能說他們沒有收獲嗎?
結 語
藝術類學生肩負發展弘揚祖國文化事業的重要使命,要想讓他們成長為“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十分重大?!八奈灰惑w”教學模式有助于思政課教師更好地管理課堂,開展教學,深化教學成果。如果說以制度管理課堂太過剛性,學生都是被逼著被動地坐在課堂上,那么以魅力影響學生就是柔性關懷了,兩者結合就能剛柔并濟。如果說以魅力影響學生過于強調教師外在形象的作用,以形象吸引學生過于強調形式,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那么以實力征服學生就是對前兩者的最好詮釋。而能做到“四位一體”相結合,做到互惠互補,也正是實現了思政課程教學的本源和初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第1342頁。
[3]王清玲、潘宗秋:《高職院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法的困境與出路探究》,《職教論壇》2016年第5期,第74-77頁。
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