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校園安全工作
作者:張戰贏
發布時間:2019-09-09 10:15:3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進入新時代,全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已經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和社會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保障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同時,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教育理念也越來越趨于理智,成績不再是對孩子教育成果的唯一要求,身心的健康、情趣的培養和健全的人格養成已經成為家長對子女教育問題的共識。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體現在總務后勤工作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要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觀點,確保學生平安、健康地度過美好的校園時光。
一、 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生命不保,何談教育。”學生是未來的希望,是家庭的牽掛,其成長及今后的發展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的和諧穩定。而學校的性質較為特殊,是學生高度聚集的場所,安全是首要考慮的要素,也是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保護好每一個孩子,避免或者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降到最低,已成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校園安全壓倒一切,責任重于泰山,必須警鐘長鳴,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把校園安全作為總務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 。
二、校園安全問題的基本類型及成因分析
從當前常見和多發的校園安全事故來看,校園安全問題可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校園設施、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二是由于校園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傷害事件;三是學生自身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四是自然災害導致的安全事故;五是其他一些校園安全問題的威脅,如教職工虐待學生問題、校園欺凌事件、心理健康問題、家庭暴力問題等。
這些問題的產生,有著來自社會、家長、教師等各方面深層次的原因。以近些年實際工作中的經驗綜合分析來看,學校的安全管理、校園周邊治安狀況、家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校園建設和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均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環節。
(一)校園管理缺失。管理層對于校園安全沒有充分認識,長期以來形成的重教學輕管理的思路沒有得到明顯轉變,存在僥幸心理,造成校園安全隱患排查不及時,校園安全設施設備投入不足,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不全面,問題整改不深入,很容易對缺乏自我防范能力且長時間停留在校園空間里的學生造成傷害。
(二)家庭教育缺失。長輩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導致家庭教育與監管的嚴重缺失,致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敏感、脆弱、自閉,以自我為中心,行為失當,同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生活的照顧,忽略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以及獨立自理能力的鍛煉,導致學生安全意識淡漠,自我防范能力不強。
(三)社會保護缺失。社會發展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社會群體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特別是社會整體治安狀況不佳,校園周邊社會治安管理不到位,致使學生容易成為部分社會群體發泄戾氣的對象,惡性傷害事故時有發生。
三、如何在學校后勤管理中強化安全管理
在學校、社會和家庭這三個主體之間,學校是具有社會化屬性的社會組織,不可能“因噎廢食”,通過切斷與外界社會的聯系來保障校園安全。同時,家庭教育屬于學生監護方的自主行為,學校只能積極引導和要求,沒有辦法越俎代庖去進行家庭教育。因此,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必須從自身抓起,進一步強化后勤管理工作,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學生的安全,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
(一)要高度重視,提高責任意識。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本著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家長負責的態度,把校園安全工作放在后勤管理的突出位置來抓,形成領導重視、齊抓共管、職責明確、運轉有序、管理規范、防范有力的學校安全工作運行格局。
(二)要健全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學校后勤管理中必須要從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入手,明確工作職責、流程和責任人,最大限度杜絕疏漏,確保全方位防控。
(三)要預防為主,強化隱患排查。安全問題無時無處不在,可以說是防不勝防。后勤管理者必須時刻把校園安全問題放在心上,從最容易發生問題的薄弱環節入手,從最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入手,多檢查,勤過目,將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階段。
(四)完善應急措施,加強應急處置。校園安全事故具有很強的突發性,無法預料,事故將要發生或者剛剛發生,如果應急處理不及時,則很有可能導致傷害加重或擴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后勤管理工作必須貼近實戰,注重完善應急措施,提升應急防范能力,最大限度消除或減小事故帶來的損害。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學校的安全工作重如泰山,作為后勤管理者更是要把安全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注意每一個細節,真正地把學校、學生的安全放在心中,做好日常的安全和后勤保障,為教育教學的正常運行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第十一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