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微課的制作及使用案例探究
作者:王瑞芳
發布時間:2019-09-05 09:05: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小學教育借此優勢,對教育方法進行革新,有效提高了教育質量。微課就是運用信息技術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現如今微課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小學數學微課設計、制作及使用進行探究。
一、微課的概念
數學微課主要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數學老師將某一教學內容、重點試題、實驗活動等進行深入、詳細、具體講解的視頻。微課主要為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提供學習材料,主要以視頻為主,學習時間一般在10分鐘之內,微課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微課視頻、鞏固練習、學習任務表。
1.微課視頻
微課主要是通過視頻進行教學的,視頻主要講解知識重難點,教師將視頻上傳到互聯網,學生通過互聯網進行觀看,學習知識。
2.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就是讓學生在線完成練習題,主要測試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3.學習任務表
學習任務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主要由學習目的、學習材料、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學習難題等組成。
二、微課的設計制作及使用流程
1.課題的選擇與設計
課題的選擇是進行微課設計的第一步,適合制作成微課的數學內容包括:第一,主要靠講解的知識點,比如一些數學含義、數學公式等。第二,對知識點的糾錯,老師可以把學生經常出錯或者容易出錯的題制作成微課,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2.巧設教學內容
在選擇了微課的課題之后,就必須要確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根據微課內容進行設計,每一節微課、每一個單位的微課都需要確立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有確立了教學目標才能夠使學生通過微課學習有所收獲。并且微課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設計。比如,在進行《倍數與因數》的微課教學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求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所以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后,再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微課,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3.學習任務表的設計
因為微課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所以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想要讓學生通過微課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老師就必須為學生設計一個學習任務表,讓學生根據學習任務表進行學習。比如,在教學《軸對稱和平移》中,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計這樣的學習任務表:理解軸對稱的特點,判斷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學生通過老師設計的學習任務表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了。
4.前后測練習的設計
練習題的設計主要包括前測練習題和后測練習題,前測練習題是指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對已經獲得的知識進行測試,前測練習題主要是讓學生溫習以前的知識點;后測練習題是指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之后,會產生很多疑惑,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講解,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點,后測練習題就是對學生學習完知識后的一個檢測。隨堂檢測可以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中,老師可以將前測練習題設計為三角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在學生學習完組合圖形面積的相關知識后,再設計與組合圖形有關的數學題。
5.微課的使用
小學數學微課主要的受眾群體是小學生,所以老師要清楚小學生的愛好。比如,色彩斑斕的視頻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將刻板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動畫片、兒歌等,老師在進行講解時,要溫柔和藹,語調有強有弱,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學習乘法口訣時,老師可通過動畫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熟練掌握乘法口訣。
綜上所述,微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教育中,并且有效提升了小學數學的教育品質,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還有一些數學老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微課的作用,并且不能合理應用微課,想要微課在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數學老師就必須正確認識微課,了解哪些數學知識適合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合理選擇課題,優化教學內容,巧設數學練習題,使學生通過微課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大柳塔第三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