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培養計劃”語文實驗項目,是全國教育科學 “十二五”規劃課題。最初是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率先發起,強調通過課內大量閱讀來實現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輕輕松松學語文。

榆陽區委、區政府歷來重視教育工作,經過多方研判,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綱領性文件,為全區教育綜合改革指明了方向。榆陽區教研室在教體局的大力支持下乘勢發力,魄力擔當,于2014年率先在星元小學試點推行“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改。課改整體推進思路是“一年試點、兩年奠基、三年成型、四年成熟”和“先小學、后中學,先城區、后鄉鎮”,采用“試點探路、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分層推進”的工作策略,逐步擴大實驗范圍。2015年區教體局召開“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改革啟動大會,決定把“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作為榆陽區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項目。目前,全區126所學校全部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改,受益學生達96750人??梢哉f,“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已經成為我區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項目,形成了政府支持、學校認可、學生受益、家長歡迎的大好局面。

一、聚焦高考,順應形勢,語文教學改革全面推進

1.聚焦高考動態。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談及新一輪高考改革時說:當下高考語文科目凸顯三個新的特點,一是科目總分值會增加,二是卷面總字數會增加,三是閱讀題量和文體范圍會擴大,勢必要求學生的閱讀速度也要作相應提升。我區全面推行“語文主題學習”教改是聚焦高考動態,順應改革形勢的一項高站位決策。

2.深知課改意義。如果把語文主題學習僅僅停留在應付高考這個層面上,就有點狹義了,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國民素質、實現科技強國,實現文化自信這個高度上理解它的意義所在。我們說的學生提分、教師成長、學校發展僅僅是1.0版的目標,而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愛國情懷,實現文化自信這才是我們的2.0目標,當然也是終極目標。

二、明確概念,認準方向,語文主題學習源清道正

1.把握“語文主題學習”的特點。1)課內大量閱讀,變課外閱讀為課內閱讀。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老師要轉變傳統課堂教學觀念,逐步達到用1/3的課堂時間教教材,用剩余的2/3的課堂時間領著孩子在課內自由自主地大量閱讀。2)圍繞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或貫穿一條主線,去鏈接閱讀叢書,也就是我們說的1+X或舉一反三(X的鏈接也要根據學段、學情、文體等靈活調整)。3)自由自主閱讀?!罢Z文主題學習”就是在課堂上圍繞某一主題,引導學生自由、自主地閱讀。

2.抓住“語文主題學習”的關鍵。“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整體推進的關鍵就是實行單元整合教學。所謂單元整合教學就是把整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以單元主題為核心,以課標和教材目標為中心,以教材要求的語文要素訓練為重點,打破教材原有的結構安排,借助《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遵循整體性原則,重新組織課程內容,通過單元預習課、精讀引領課、組文閱讀課、以讀促寫課等基本課型,指導學生進行“三位一體”的海量閱讀。也可理解為圍繞一個主題進行X+1或舉三反一 ,這也是教師能力提升的一個絕好途徑。

三、結合實際,精準施研,語文教學改革落地生根

“語文主題學習”在我區啟動六年來,我們一方面依靠專家引領實驗,另一方面結合實際,加強本地化教研助推改革,總的思路是外驅內治。

1.用機制化力量撬動改革。首先,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區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領導小組,下設教研、師訓、電教、督導4個專項領導小組,形成了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其次,督導機制。區教育局成立以分管業務副局長為組長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督查領導小組,負責督導檢查全區“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進展成效。再次,指導機制。區教研室成立以主任為組長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業務指導小組,成立教學業務視導團,全面負責全區“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業務指導工作。第四,制度保障機制。我局先后出臺了《榆陽區義務教育學校“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活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確?!罢Z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改革有效推進。同時,修改了教學常規要求,讓實驗教師不受原有制度約束,放下包袱,潛心實驗。第五,經費保障機制。每年實驗學校訂購的《主題學習叢書》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每學期400多萬的訂購經費全部由區財政統一支付。第六,健全教師培訓機制?!爸黝}學習”實驗教師嚴格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采取集中培訓、聯片研修、聯合教研、送教下鄉、外出觀摩和校本研修等多種途徑,全面強化理論培訓和能力提升。第七,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我們建立了“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成果評選、語文骨干教師評選、語文教學先進實驗學校評選機制,將叢書內容納入教學質量監測范圍、將主題學習教學作為語文教師職稱評審講課的必要條件,通過制度約束的辦法,倒逼學校、校長和教師重視這項改革。

2.用有效化模式推動改革。經過四年的實踐運行,我們成功構建出“1238”“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新模式,“1”是教學必須落實一課一得理念;“2”是教學中必須將人文素養和語文要素深度融合;“3”是構建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閱讀體系;“8”是指將單元預習夯基課、精讀賞析引領課、群文閱讀交流課、自主閱讀匯報課、詩文誦讀鑒賞課、名著導讀展示課、以讀促寫習作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八種課型高效整合。

3.用多元化競賽催動改革。我們每年組織小學、初中和高中各開展兩次“主題學習”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主題學習教學能手評學活動(分小學和中學),積極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全國“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推薦卓越校長參加全國“語文主題學習”卓越校長評選,推薦先進學校參加全國“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學校評選,隆重表彰一批語文教學改革優秀教師、卓越校長和先進學校。我們還以片區為單元,每學期定期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再構等教學展示活動。

4.用本地化研修促動改革。我區實驗學校數多面廣,啟動時間先后不一,實驗基礎強弱不均。為此,我們整體采取“先開槍、后瞄準”“先啟動、后培訓”“先培訓、后上崗”“強帶弱、先帶后”的思路,對教師專業化的打造采用“請進來教、派出去學、沉下身研、靜下心讀、扶上臺賽、推出去講”的本地化教研策略。一是抓聯修解難題。對后啟動的實驗學校采取校際層面“合作互動、聯片研修、傳幫帶引”和教師層面“同伴互助、同課異構、教學大賽”等途徑,先后開展了20多次“主題學習”聯片研修活動,舉辦了50多場“送教下鄉、送培進?!毖行藁顒?,組織城區骨干教師為農村教師上示范課、作專題講座、評課研課,著力破解后啟動學校的工作困惑。二是重校本促發展。針對學校教研力量薄弱,“小馬拉大車”的困局,我們提出了“語文主題學習”教研校本化的策略,要求各實驗學校利用本校骨干教師資源,每學期開展不少于2次“主題學習”專題校本研修活動。三是建平臺促交流。我們建立了中小學“語文主題學習”QQ群、微信群和網絡研修平臺,組織全區所有語文教師利用信息資源遠程互動,組織共同體學校語文教師開展專題講座、示范教學、校本培訓,構建了城鄉學校校本研修一體化、全程化、全員化機制。

5.用高效化科研引動改革。由區教研室牽頭,師訓、電教兩單位配合,成功立項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區域內整體推進初級中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實踐研究》。同時,我們積極動員語文教師申報研究各級科研課題,兩年來共申報立項省級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課題52個,完成市區級規劃課題82個,認定了178項校本研修成果。區教研室在《榆陽教育》上開設了主題學習專欄,搭建研修交流平臺,登載語文教師優秀論文和優秀教學設計,讓全區語文教師分享經驗、交流心得、解決困惑、集體成長。

6.用信息化平臺聯動改革。我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辟線上空間,讓師生交流心得,展示閱讀成果。各學校語文教師充分利用“一米閱讀”信息資源平臺,每天將主題閱讀內容、閱讀習題發送給家長,采取競賽形式,讓學生搶時間、比質量、高效率完成閱讀任務。我們積極開展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創建活動,組織家長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展示親子共讀成果,開展書評教育活動,充分凝聚家校力量,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助推語文主題學習教學工作。

7.用專業化視導拉動改革。為加快提升課改質量,我們每年組織專兼職教研員開展2次“主題學習”實驗教學專項視導活動,主要采取查、聽、訪、談的形式,認真查看各學校“主題學習”實驗改革相關資料,深入課堂聽評課,訪談實驗教師、家長和學生,召開座談會了解問題癥結,組織骨干教師研究問題、攻關難題,著力解決學校和教師在實驗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焦點問題。

8.用考核化手段逼動改革。我們嚴格實行兩級督導考核制度,區教育局每年對城鄉所有學校開展一輪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專項視導活動,全面督導教學改革實施情況,并將考核結果納入校長和學校年度考核體系,語文主題學習單獨按百分制考核,專項視導占70%,語文成績占20%,學校和校長各占5%。同時,我們在期中、期末和全區教學質量監測中,大幅增加叢書內容,將叢書內容所占分值提高到20分以上。每年考核成績優秀的學校,區教育局表彰學校的同時獎勵校長。這項考核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學校的積極性,也助推了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

在推進“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改革的歷程中,我們經歷了困惑茫然,也遇到過強大阻力,付出過艱辛勞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們將認真學習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不斷更新理念、優化策略,使我區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工作像山丹丹一樣紅遍榆陽。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