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 揣著喜悅來報到
作者:呂揚
發布時間:2019-09-02 09:11:47 來源:陜西日報
陜西師范大學迎新宣傳,讓同學們感到溫馨。陜西日報記者 呂揚攝
金秋報喜,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陸續來到“網紅城市”西安,懷揣期待和夢想,步入各個高校的知識殿堂。西安各大學府也使出渾身解數,迎接新生的到來。
科技迎新
展示學校“硬實力”
讓新生一進校園就感到溫暖是高校迎新的常態,而展示學校的高科技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8月17—18日是西安交通大學4600多名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在學校興慶校區憲梓堂門前,兩臺“人臉識別”簽到儀一左一右,快速而準確地甄別新生的身份,極為引人注目。除了延續往年的“愛心直通車”、綠色通道、無障礙宿舍等暖心措施之外,今年西安交大更是突出了數字化、信息化、人性化,讓每一位新生一入校就體會到濃濃的科技氛圍。
“人臉識別”系統將預先采集到的各項信息與現場拍攝的人臉照片進行核對,精準識別學生的身份,既能保證線上、線下注冊環節的順利與安全,還可以辦理大部分報到手續,便利省時。來自青海的新生徐穎,談及入學報到的感受時連連稱贊說:“移動交通大學上的報到手續一目了然,還有各種溫馨提示,我已經辦完了大部分的手續,像提前繳費、軍訓服裝辦理、體檢單打印、選課、選宿舍床位等。還有門口的刷臉簽到真是太帥了,滿滿都是高科技!”
同樣“科技范兒”十足的還有西北工業大學。8月25日,在西工大的迎新現場,一臺名為“小希”的實體迎新機器人吸引了前來報到的新生的注意。“小希”不僅可以快速精準解答新生有關報到的各類問題,還可詢問有關網絡使用、圖書館借還書等。見到女同學它會主動說:“漂亮的姐姐,你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幫助?”見到男同學它會主動說:“帥氣的哥哥,你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幫助?”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小希”都能通過人機交互,以語音方式將答案清晰地告訴提問的人。
這套系統是西工大在讀博士劉闖團隊的最新成果,作為師兄,他給學弟學妹們介紹說:“發型變化、化妝、戴普通眼鏡、戴帽子等并不影響人臉識別系統的正常工作,如果戴墨鏡、戴口罩,則會產生影響。”這套系統利用新生在線提交的照片與本人進行比對,如果出現系統對本人無法識別的情況,新生還可以現場進行人臉錄入,方便快捷。
西工大與中國電信合作,已于今年7月在長安校區建成5G基站,并率先在全國開展了5G遠程支教、無人機教學等。迎新期間,學校開展5G體驗和展示,讓同學們提前感受5G場景。今后學生在學校教學區即可享受5G飛一般的速度。
文化迎新
潤物無聲育新人
8月25日是西北大學新生報名的日子。很快,西大的官微上就推出了“萌新大數據”:3325個本科生中男女比例為1比1.167,并進一步推出了不同學院的男女生比例。同時,“萌新大數據”還統計出了新生“最萌”年齡差:最小的新生出生在2003年12月,最大的新生是1995年3月出生的,相差9歲。這些有趣的數字,讓新生一踏入校園就感受到親切。
為了做好新生入學工作,西北大學在招生期間就開展了“情系貧困學生,弘揚傳統文化——手書新生錄取通知書”活動,8位知名書畫家研墨開筆,為已通過高校專項計劃錄取的130余名西北大學貧困地區新生親筆書寫錄取通知書。一撇一捺的墨香,凝聚了陜西文化的千載傳承,傳遞了更多的人情味和溫暖。新生在入學之前,便可以通過這份錄取通知書,感受西北大學117年辦學歷史的文化底蘊與深情厚愛。
“成長之路,始于初心”,這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在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講話的主題。“今天是同學們人生道路上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里程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長之路、始于初心,我們都將在這片放飛夢想的熱土上,共同書寫始于初心的西電成長故事。”楊宗凱說。
“什么是初心?”楊宗凱向全體新生拋出了這一將貫穿同學們的西電時光、需要用心探索和認知的關鍵課題。他認為,初心就是信仰,就是精神家園。初心與使命緊密相連,初心是起點,使命是初心的實現形式,心中有初心,人生才有使命。他從“紅色向黨”“育才報國”“創新為民”三方面闡釋了西電的初心,講述了八十八載西電人堅守初心,在立德樹人、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服務國家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他希望全體新生在邁進大學之初都帶著“我的初心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認識大學的真正價值,認識自己,開始西電之旅。
講話最后,楊宗凱與全體同學立了一個約定:“希望在三年或四年后,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你們可以自豪地告訴我,你們已經找到并充分了解了初心,并一直為之奮斗!”
綠色通道
愛心溫暖貧困生
吳同學來到西安工業大學報到時,就收到了“綠色通道愛心卡”,他很驚喜,也很感激:“來的時候我只帶了幾百塊錢生活費,本來還愁接下來該怎么辦,現在不用自己交錢買教材和軍訓服裝了,學校還給我準備了超市購買生活用品的購物券。接下來的一年,學校還會每學期給我發3000元助學金,沒有了后顧之憂,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我會好好學習,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今年,西安工業大學延續慣例,根據錄取結果,識別特別貧困地區的建檔立卡新生,同時結合學校今年新上線的迎新系統“綠色通道”申請情況,精準篩選出部分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免費贈送“綠色通道愛心卡”,內容涉及課本教材、公寓臥具、軍訓服裝、超市購物券的免費領取以及來校路費報銷、免費入學體檢,每張愛心卡價值約2000元。
為確保每個貧困生順利入學,我省高校“綠色通道”為新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西安工程大學校領導親自帶隊赴新疆喀什、阿克蘇地區走訪特困新生家庭,學校開通工作熱線和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綠色通道”,指導困難新生辦理各類助學貸款,并為每位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的困難新生發放裝有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品的“愛心禮盒”, 確保困難新生無憂入學。
西安科技大學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入學工作,多措并舉,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不用愁。學校通過政策宣傳、“綠色通道”,極大提升了迎新工作的便捷度和時效性,讓新生在入校第一時間感受到如家庭般的“第一站溫暖”。同時,學校圍繞“經濟資助+學業指導+就業幫扶+心理援助”四位一體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體系,精準發力,引導新生刻苦鉆研,奮發進取。
西安醫學院在假期就組織了“學生資助宣傳大使”返鄉進行國家資助政策宣傳,在新生報到時集中宣傳以“獎、助、補、貸、勤、免、保、償”為重點的八位一體資助體系,確保資助政策宣傳到位。甘肅的張同學高興地說:“‘綠色通道’讓我順利入學,不用四處籌措學費,承載著這份關愛,我會更加努力,學成之后回饋社會。”截至8月23日上午,已有398名同學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緩交學費233萬余元。
咸陽師范學院簡化了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辦事流程,學校根據教育部的統一要求,不再要求新生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上提供三級公章,取而代之的是誠信簽名——學生只需要在上述申請表的底端做出誠信聲明,確保所填事項真實、準確即可。同時,學校在假期開展了“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由校領導帶隊,組織教師奔赴永壽、乾縣、禮泉、武功、涇陽、三原等縣,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2名,發放慰問金66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