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一種冷,叫母親覺得你冷;世間有一種小,叫母親覺得你還小;世間更有一種流戀,那就是母親的味道。無論你身在何方,離家多遠,只要嗅到母親的那一抹醇香,那何處都會有家的味道。

去外縣工作的這些年,嘴饞貪吃時,還真沒少念叨母親的拿手好飯。南瓜蓋飯,鹵豬蹄,醬燒牛腩,蔥花餅,手搟臊子面等等都是我的夢中常客。這不,雪花飛舞,寒冬剛來,我就惦念起母親的攪團來。小時候,每到這個時節,母親都要給我們做一鍋熱乎乎的玉米面攪團。寒冬臘月,冰凌倒掛,我們仨凍得鼻涕橫流,渾身打顫,求學回來,一進家門,便迫不及待地鉆進廚房找吃的。這時,母親總會笑盈盈的遞上一碗粘乎乎,熱騰騰的玉米面攪團,澆上辣汁,撒上蔥花、黑芝麻,再擱些綠菜、豆芽,一應俱全,黃綠相間,黑白分明,其色如畫,其味無窮,那個美呀,那個香啊!惹得我們仨呲溜、呲溜吃得根本停不下來,母親怕我們積食,硬是橫刀奪愛,我們才迫不得已放下碗筷,歇嘴罷了!攪團好吃,做起來可并不容易,這點我從小就知道。每次做攪團時,母親都會提前備好木棒,鍋盆,洗凈案板,接好清水。然后才有條不紊的將玉米面均勻地倒進滾燙的開水中,邊倒邊拿木棍用力的攪。俗話說:攪團要好,攪上百攪,攪得越多,做出來的攪團就會越好吃!所以攪拌時,母親都會先順時針攪拌七七四十九下,再逆時針攪拌七七四十九下,直到無一點疙瘩才停!這時,看見母親氣喘吁吁,額頭滾汗,我們仨便會心疼地幫忙助力:“加油!加油!媽媽加油!”那時,只見廚房里熱氣騰騰,我們肆喊連天,那個熱火朝天啊!不親臨其境還不一定能感受到那個熱鬧呢。在這當中,我也曾想親自嘗試一下,可誰知那攪拌的木棍如定海神針一樣,一動不動,根本無法操作。也是從那以后,我才曉得攪團是好吃,卻也極費功夫!就這樣,圍在鍋旁,圍在母親的身邊,那些寂寂流逝的一冬又一冬,我們從來沒有害怕過,相反時常心里溢暖!

倒是這些年,物質越來越充裕了,美味越來越豐盛了!我們才很少再吃到母親的攪團了。有時饞了,就去美食街的水圍城對付,可是那清湯寡味的調劑,一點都不夠過癮,無法解饞!再后來,兒子說不知道我經常念叨的攪團是什么,央求外婆給他示范一次。母親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就又給我們展示了一次她的拿手絕活。那天,陽光很暖,母親輕綰發髻,腰系圍裙,備好材料,散好面粉,很快就又到了攪拌的環節,只是這次,我再也不想看見母親汗流不止的樣子了,或者說我不想讓我的兒子看見她媽媽的母親如此受累吧!接過母親的木棍,學著她當年用力的樣子,我試著撥動了面團,一遍遍,一圈圈,均勻發力,由慢到快,越攪越好,越攪越起勁。看著我嫻熟的樣子,母親嘖嘆:“做了母親,就是不一樣了啊!”可不是嘛!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當初您不也這樣嗎?為了我們您默默的學會了一切,承擔了一切。跟在你的身后,耳濡目染,我們又怎會什么都不會呢?

母親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是凌晨三點爬起來為你做的糯米餅;是你生病時端來的小米粥;是一家團圓時顧不上上桌的幕后英雄;是你說現在想吃,她不會拖到明天的家常便飯。我想母親的味道或許就是陽光的味道,愛的味道,家的味道吧!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