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15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不僅是交大師生奉獻報國的新動能,更鑄就了新時代中國大學精神的基石,構成了中國知識分子面向未來的文化自信。

長期以來,西安交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以“繪就文明底色,傳揚西遷精神”為主題,以領導班子、思政教育、師德師風、陣地建設、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六個好”為目標,努力將學校建設成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以西遷精神傳揚為基石。西安交大組建多層次宣講團開展巡回報告,充分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打造融媒體立體化傳播格局;建立西遷精神研究中心,舉辦首屆愛國奮斗精神論壇;西遷博物館向全社會開放,2019年上半年接待來賓8.2萬人次;以景觀、雕塑、油畫、電視劇、紀錄片、廣播劇、長篇紀實文學、口述史等藝術形式傳揚西遷精神,讓西遷精神浸潤人心。西遷精神讀本入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系列讀本》,西遷原創話劇入選中國科協“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案例入選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范項目并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線。西安交大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提高思政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該校入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

以思想文化建設為引領。西安交大啟動“思想交大”建設,通過實施思想建設、學術繁榮、文化引領三大工程,為大學辦學之道提供驅動力;倡導在學生中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四面旗幟,在教師中弘揚“奉獻報國的使命文化、嚴謹精致的卓越文化、開拓進取的創新文化、團結互助的團隊文化”四種文化,將文化理念轉化為行為守則和行為規范。

以文明共建共享為時尚。“文明校園人人共建,文明成果大家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他們將精神文明建設擺在全局性的突出位置,積極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貼近師生、生動多樣的創建活動;開展“一院一品”建設,著力打造學院書院精神文明建設品牌;積極選樹各類先進典型,激勵師生爭做西遷新傳人;按月開展文明主題教育,大力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社團創建評比,廣泛開展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優秀導師團隊、我最喜愛的老師、師德標兵、優秀學生標兵、優秀研究生標兵評選。該校陶文銓院士當選“最美科技工作者”,鄒余糧教授獲“中國好醫生”稱號,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獲陜西省“三秦楷模”稱號等。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