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學徒制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順應了新時期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深層要求,打破了傳統授課模式的局限性,在教學目標、課程、資源、評價等教學管理模式上體現出了更加開放與動態的特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專業操作技能課程深化改革中,依舊具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專業技能課程現代學徒制教學經驗水平,探索并實施切實可行的、有效的現代學體制教學實踐。據此,本文主要以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課程為例,對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操作調整工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模式 培養 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 調整工

基金項目:2017年度“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的研究與實踐”項目(項目編號:17GZ017)。

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

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的必要性

1.重組課程體系與內容

構建基于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的實際應用,機床操作和調整功能原理圍繞技術應用服務,培養學生從整體角度充分了解數控加工的整個過程,進一步認知并體會數控機床加工技術的有效實踐應用新體系。著重凸顯技術在數控加工過程中的有效應用,數控系統的組成部分的構成與工作原理也適當融入其中,并以實驗與工作任務的落實為輔助,最大程度上實現與實際生產過程的貼合,便于學生深入理解。

2.促進默會知識習得

因為在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工程師、專家都是默會技術理論知識的主要載體,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師傅為學生所呈現知識建構背景,傳遞默會知識,促使學生能夠從更加真實的工作環境與體驗中積極構建并熟練掌握知識,提高自身學習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與此同時,師徒制教學模式是小范圍內的個性化教學,學生通過反復訓練,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深層交流。

3.易于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師傅可以準確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并針對其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培養,強化學生的實踐學習,通過數控實訓車間與FANUC應用中心的機床設備,把實踐環節與企業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將教學和企業加工的創新意識融入實踐教學中,使層次不同的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與實踐,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4.落實校企結合、工學結合

現代學徒制在實踐環節中主要采取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從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工作過程課程體系著手,實現師傅與徒弟共同參與,師傅能夠全程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還可以根據自身優勢主講課程,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還十分重視對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構建專項基礎技能、綜合實務技能、崗位技能的階梯式技能訓練體系,在不同的階段,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師傅與徒弟相聯合的訓練形式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5.進一步整合利用社會資源

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多元化技能實踐訓練項目,以吸引更多能工巧匠積極參與教學,努力提升整個教學隊伍的綜合實力。將部分實踐教學課程內容轉移到施工現場,擴展教學空間與領域,節約教學成本。使師傅在教學過程中主動針對自身專業知識體系去加以完善,并在帶領指導學生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調動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和興趣。對于企業而言,學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局面的同時,還能大大節省企業用工成本。

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

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企業中帶學徒的師傅崗位資格認定、標準、薪酬制度等尚未實現統一規范,對于企業師傅帶徒弟的相關管理、質量監控、評估等依舊需要標準化。我國為了培養出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符合教學要求的專業教師,會定期組織進行專業培訓,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培訓成本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培訓項目依舊過于重視教學方式、理論、課程開發理論培訓等,而真正能夠提升教師實踐水平的實踐培訓及操作并不多。再加上培訓之后學校的實際環境與培訓環境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面臨各種層次上的實施難題,直接阻礙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

2.課程體系建設問題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師傅的工作量過重,對于教師與師傅的責任意識、業務能力要求也非常高。但卻未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促進專業課程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應用的提升,這直接影響了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而降低了整體教學效率與質量。

3.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教學環境建設問題

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專業課程教學應基于綜合項目為載體,但是高校已有的設備與設置根本無法滿足教學需求。這主要是由于高校嚴格按照工種類型進行數控的合理布置,把不同類型工種設備集中放置到不同的區域中去,使機床應進一步滿足對外生產和教學的要求。在已有設備數量與管理水平的限制下,高校想要實行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難度比較大。此外,高校根據工種進行教學場地劃分,導致教學場地難以滿足項目教學需要。雖然高校為了發揮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優勢作用,購置了一些工業設施設備,但是依舊有很多設備與教學實際需求相脫離。

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多工序數控機床

操作調整工的有效策略

1.提高認識

現代學徒制主要是基于學校與企業的深層合作,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中參加實踐,以此實現自身的綜合發展。但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對現代學徒制的認知還不夠全面,根本無法實現現代學徒制的全方位發展,導致學生難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為了進一步推動現代學徒制的發展,使學生學習到更多實踐技能,高職院校應從根本上提高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對其優勢形成正確認知,積極落實現代學徒制,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相應的企業崗位,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

2.構建教學隊伍

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所涉獵的專業課程與基本知識十分繁雜,這就直接提高了對教學隊伍的整體要求。教學隊伍應采取導師制,共同合作探究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實施方式,促進教師的學習,取長補短,全面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現代學徒制實施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教學隊伍的建設。

3.創建師傅與徒弟相傳承的平臺

創建師傅與徒弟相傳承的平臺,必須實施學校與企業相互聯合的招生招工方式,教師與師傅之間相互協作為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根據企業實際人才需求,構建健全的校內實訓基地,創建技能培訓平臺。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學徒培養管理費等,確定學校與企業的雙方責任及分工等,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實現密切合作,開展教育教學,學校與企業全面參與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培養方案設計過程,制定崗位技術標準與以典型工作過程為基礎的課程標準,進一步完善崗位教學計劃。在現代學徒制中,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雙方相互合作,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熟練掌握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能力。而且教師和師傅雙方共同進行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培養,不僅能夠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還可以通過企業師傅的實踐指導,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水平,確保學生具備相對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為企業提供更多優秀的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實現企業與學校雙贏的局面。

4.重構教學內容與項目

重構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項目與任務,構成完善的基于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培養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的課程內容體系。校企課程內容建設應基于企業崗位需求,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遵守確定學徒工作崗位、明確崗位工作內容與能力要求、分解工作內容與能力要求、轉換校企課程、全程構建校企課程的順序,進行教學內容開發。校企課程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直接影響著現代學徒制下工學結合模式的落實,是學生在成長發展中所應具有的技能與經驗體現,需要進行精心設計。

(1)校企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原則

首先,重視崗位的實踐性。校企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應基于崗位技能需求,遵循崗位具體工作任務,隨著企業崗位技術創新與設備升級優化,適當對課程內容與技能實踐進行調整。其次,重視關聯性。校企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需要在注重校企課程教學內容整體邏輯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學校課程關聯性的重視程度。

(2)校企課程教學內容選擇方法

首先,項目定位。明確校企課程教學內容在現代學徒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確定相關工作任務。課程教學內容則應依據崗位工作內容與能力具體要求,定位其為崗位核心課程,按照崗位工作任務要求進一步確定授課詳細內容。其次,選擇課程內容。根據課程目標和企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合理選擇課程內容,不僅要注重與前期、后期校企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對接,還要重視與其相關聯的學校課程的關聯度。

5.構建完善的過程管理與考核評價體系

構建培養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的過程管理與考核評價體系。校企課程考核主要是綜合考核學徒職業素養、能力、水平等,與此同時,還需要融合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工作業績評價及師傅的評價。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有助于學校對教師的實際教學效率與水平進行充分了解,從而為學校有序進行教學管理、教學改革、師資建設等相關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參與現代學徒制教學的人員太過繁雜,所以學校應引進第三方評價機構,適當調整教學評價機制。而作為現代學徒制的參與人員,企業還應在過程管理與教學評價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既需要深入評價學徒在企業中的全程表現,又需要深層評估學徒在學校的真正表現。

結 語

對于數控技術行業而言,培養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課程的應用性較強,十分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數控技術課程主要就是為了具備良好的數控技術與工藝,以便于在相關行業中就業。所以高職院校在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課程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學徒制彌補職業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在現代學徒制中全面發揮學校與企業兩大課堂載體的作用,培養出綜合素質與能力較高的師資隊伍,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結構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馮邦軍、陳中瑾:《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新課程研究》2016年第1期。

[2]高思遠:《基于“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現代經濟信息》2017年第6期,第447頁。

[3]曾志斌:《數控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年第33期,第98-101頁。

[4]李偉鵬:《技工院校數控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科技視界》2016年第16期,第190-191頁。

[5]朱軍:《現代學徒制在數控技術專業中的實踐探索》,《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29期。

[6]顧凌云:《五年制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職教通訊》2015年第20期,第19-21頁。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