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數據平臺應用研究——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作者:郭潤娜
發布時間:2019-07-15 16:49: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以下簡稱數據平臺)是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了解、評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的重要途徑。對“數據平臺”的SWOT分析研究將有助于高職院校監測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狀況,清楚自身優勢與存在的差距,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從而做到有的放矢,以促進學校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SWOT分析法 數據平臺 應用研究
基金項目:咸陽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院級教改項目一般課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數據平臺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7JYC22)。
中圖分類號:G710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是2008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教高〔2008〕5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部評估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數據來源,其數據填報是所有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院校每年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教育部高度重視數據平臺的采集與應用,每年都會組織專家對平臺進行功能完善和數據采集培訓。近年來,隨著高職狀態數據中心的成立和國、省、校三級信息網絡的貫通,“數據平臺”應用功能越來越受到教育管理部門和高職院校的重視。如何將數據轉化為有效信息,根據數據發現高職院校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是平臺數據使用亟待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對數據平臺數據中心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數據平臺在高職院校建設方面的有效應用。
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一種綜合分析的方法。該分析法最早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其著作《SWOT矩陣》(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中提出,主要通過對研究對象內部存在的優勢因素S(Strength)、劣勢因素W(Weakness)和外部相關的機會因素O(Opportunity)、威脅因素T(Threats)進行分析,按照一定的矩形陣勢排列,然后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其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通過SWOT分析法,主體很容易將自身的內外部條件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充分發揮、利用其有利條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以達到最佳的發展狀態和目標。”應用SWOT分析法分析數據平臺高職院校辦學條件數據,非常有利于院校對其內部辦學狀況進行綜合概括,找出院校辦學的競爭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發揮優勢,化解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實現發展目標。
數據平臺數據SWOT分析
數據平臺作為一個數據采集平臺,采集反映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全過程的各項主要狀態數據:院校基本辦學條件、院校領導、辦學經費、信息化資源、固定資產、師資隊伍、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社會評價、學生就業信息、其他補充信息和案例分析等。下面我們就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數據平臺2017—2018年數據為基礎,對比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數據中心數據進行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分析
(1)具有一定辦學規模。據統計,2018年學院在校生規模達15000余人,遠遠高出同類院校在校生均值6832人。
(2)專業設置廣泛。2018年,學院開設專業47個,涉及農林牧漁、資源環境與安全、土木建筑、裝備制造、生物與化工、食品藥品與糧食、交通運輸、電子信息、醫藥衛生、財經商貿、旅游、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13個大類,是全國中位數31個專業的1.5倍,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專業選擇空間。據平臺統計,有30.73%的學生選擇我院是因為專業愛好,高出同類院校均值7.37個百分點。
(3)校企合作較為深入。據平臺統計,我院有25個專業與1375家單位或企業有較為深入的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學生1189人,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106門,校企合作開發教材50種。合作企業接收頂崗實習學生3964人,企業錄用頂崗實習畢業生比例高達62.43%,高出同類院校3.23個百分點。
2.劣勢(Weakness)分析
(1)師資結構不夠優化。據平臺統計,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800余名,其中校內專任教師600余名,外聘校外兼職兼課教師160余名。校內專任教師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比為49.51%,高出同類院校3.23個百分點;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比為25.41%,比同類院校均值低1.82個百分點,尤其是高級職務教師中教授占比非常低。外聘教師中有專任技術職務教師的只有30人,其中高級職務教師僅有11人,學院教師總體高級職務教師占比較低。
(2)專業發展不夠均衡。在學院開設的47個專業中,在校生專業分布不均衡。其中護理和學前教育的在校生人數均超過2000人,占全院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多。與此同時,數控專業、建設工程管理等專業的在校生人數均不足百人,專業發展差異較大,極不均衡。
(3)信息化教學建設不夠強。據統計,我院信息化建設教學資源總量為2000GB,與同類院校均值4800GB存在很大差距。學院教學用計算機總數為2494臺,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臺數為15.93臺,較同類院校均值少10.49臺。學院上網課程數共計有112門,只占所開設課程的10%左右,信息化教學建設基礎薄弱。
3.機會(Opportunities)分析
(1)國家大力支持職教發展。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在目標任務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480萬人,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學生達到一定規模,大力支持了職業教育的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
(2)地方政府全力支持。2015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同年,學院所隸屬的咸陽市政府成立了職業教育中心,積極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市領導多次到學院調研考察,解決辦學上存在的難題,足額落實了生均經費,為學院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學院地處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陜西省自由貿易區,經濟發展迅速,產業密集,人才需求量大,為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帶來新機遇。
4.威脅(Threats)分析
(1)高職院校之間競爭激烈。2018年,全國有1300余所高職院校在招生,其中陜西省37所高職院校共投放招生計劃117879人,錄取100624人,實際報到92471人,招生計劃完成率僅為78.45%,各高職院校之間生源競爭激烈。
(2)普通高校擴招帶來的沖擊。在很多高職院校無法完成招生計劃指標的同時,許多普通高校和民辦院校卻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對高職院校生源造成嚴重威脅。
(3)社會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實訓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數據平臺SWOT矩陣分析及策略應用
1.數據平臺SWOT矩陣分析(見表1)
表1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數據平臺SWOT矩陣分析
2.策略應用
(1)SO策略。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機遇,發揮自身辦學優勢,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緊貼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制定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所需技能人才。
(2)WO策略。利用職教發展良機和政府支持,不斷補齊發展短板。一要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二要加快發展區域經濟人才需求專業,深化專業改革,停招或撤銷沒有就業市場的專業,縮小專業發展差距;三要增加學院信息化建設投入,提高學院信息化教學水平,加快學院職業教育現代化步伐。
(3)ST策略。通過深入社會調研,明確與同類院校、普通高校的差異,強化優勢,補齊短板。清楚行業企業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院競爭力和知名度,以實現招生與就業兩旺。
(4)WT策略。通過不斷提高學院師資水平,深化內涵發展,優化專業結構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辦學水平和學生的培養水平,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結 語
對人才培養數據平臺采集數據進行SWOT分析,不僅能夠分析出學院辦學的優勢和劣勢,對學院辦學狀況進行診斷,還可以通過綜合分析學院辦學的外部機遇和挑戰,提出更科學、更全面的發展規劃與改進策略,使高職學院能緊跟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步伐,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何錫濤:《高職評估數據采集平臺的建設與使用》,《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年第5期。
[2]蔡小娟、田寧、山西強:《陜西省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SWOT分析》,《科技經濟導刊》2017年第6期。
[3]陳欣:《基于SWOT分析法的國內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以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為例》,《教育現代化》2017年第11期。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