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就像一個加油站,給我們前進的動力。在這條追夢的路上,沒有捷徑,我們只能在這兒摸索著,幸福而快樂地摸索著。

打小,我就夢想成為一名演員。老家每年元宵節時都會耍社火,特別熱鬧。有些表演看不明白,已記不清了,我最喜歡看的是“芯子表演”,看著同齡的孩子穿著戲服,化著妝,被固定在高高的芯子上,被大人抬著從村里走時,就好生羨慕,便纏著爺爺奶奶要去裝社火,還依稀記得化妝的人盯著我說:“瞧,這小眼睛,這黑黑的臉蛋,要到奶奶的白面瓦罐撲一撲吧。”周圍的人便笑成一片,我一生氣,便哭著跑回家了。或許就是從那時起,我就下決心當一名演員,社火演員我才不屑呢,我要當名副其實的演員。

《家有兒女》這部戲陪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劇中的小雨是我的偶像,我記他的臺詞,對著鏡子模仿他說話的表情,練習他走路的動作,但有時竟做不到形似,神似就更別提了。看著演員們甚至和我一般大的孩子的精湛演技,心中難免生出諸多感傷!可我怎能輕言放棄。

我的“死黨”不知怎么知道了我的想法,竟勸我說“啊?演員?就你,依我看呀,你真的是想多了!再說,就咱們這種小地方,有露臉的機會嗎?這就不是誕生演員的地兒!兄弟,咱老實學習吧!”我資質平凡,怎能不會招致質疑的眼光呢,然而“鴻鵠之志”又豈是誰都能懂得的!

為此,我纏著媽媽給我報了舞蹈班,我練得很賣力,只是舞蹈老師總說我的肢體協調能力不夠好,舞蹈班有比賽的機會,卻與我無緣。傷心時,我就安慰自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誰能輕易成功的。

就這樣邊努力、邊思索。慢慢地,我改變策略,播音對表演技藝要求不高,何不朝播音員方向努力,為此,我悄悄地買來了播音的相關書籍,一有空,就偷偷地在房間練習,沒少被爸媽數落。為了避免矛盾升級,我只好放棄了周末打球的時間,獨自去田野中練習,可不管我怎么練,只能確保流暢,卻無法像他們那樣自如,變聲期的我,音質哪有什么感染力呢?有時我著急了,還會結巴,這樣的打擊真讓我有些一蹶不振了,我不由感慨:為什么我的夢想世界,沒有光彩。

“怎么了?放棄了嗎?這算什么呀,誰的筑夢路會一帆風順呢?”

這句話曾在我的心中無數次響起,那是我的心聲。沒錯,德摩斯梯尼在追夢路上不也遭遇質疑,但最終成為著名演說家;貝多芬在追夢路上命運也曾捉弄過他,但最終成為“音樂巨人”。每每想到這些,我又繼續摸索前行。我開始積極參加各類文化藝術節目,學校的“中華經典誦讀”,社區的“迎新春文藝聯歡”……你還別說,付出終于有了收獲,學校藝術節時,我被推選為主持人,在全校師生面前如此搶鏡的“首秀”讓我信心倍增。我想,我的夢,不再遙不可及,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夢想而奮斗。”蘇格拉底的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就讓我們將夢想根植于腳下,用行動栽培它,我堅信,當夢想根深蒂固之時,也定是我們漫步云端之時。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