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與傳統基礎英語寫作課程教學模式不同,本文研究設計了該課程基于泛雅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評價。結論認為,利用泛雅平臺可以為基礎英語寫作課程設計出優質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泛雅平臺 翻轉課堂 英語寫作 網絡教學

基金項目:2017年西安翻譯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的英語寫作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17A01);2017年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英語寫作〉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SGH17H471)。

引 言

“翻轉課堂”的基本思路是把傳統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知識點的自主學習,課堂則變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匯報討論,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國內教育界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研究趨勢還轉向以網絡教學平臺探索翻轉課堂。網絡教學平臺具有很多優點,如憑借互聯網技術的便利性隨時隨地組織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師生以視頻、文字及語音等多種方式實現互動;以在線方式進行考試、調查、測試等活動,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

泛雅網絡教學平臺

我國早期的網絡教學平臺代表性產品有“清華教育在線”“課程中心”等。當前,出現了一批新的網絡教學平臺,可聯合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客戶端實施教學,“超星泛雅”就是其中一款比較優質的產品。它主要包含8大模塊:網絡教學門戶、教學資源庫、學習空間、慕課課程建設、教學互動平臺、教學管理評估、質量工程、移動學習。各模塊間無縫銜接,協同作用,為網絡教學提供全方位支持。該平臺目前支持兩種學習渠道:一是通過電腦版網頁端開展在線學習、討論、考試、成績統計等;二是通過手機客戶端“超星學習通”在線完成簽到、討論、自學、互動等。

對比教學的研究對象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需要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本文以基礎英語寫作課程為例,用“超星泛雅”平臺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首先,隨機選取英語專業兩個班級,其中一個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另一個班以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以下簡稱“泛雅平臺”)為基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兩種教學模式的對比實驗,比較兩班學生成績的變化。

在2018—2019年第一學期,選取2017級的兩個平行班級,第1班為實驗班,用泛雅平臺教學,共計33人;第2班為控制班,采用傳統教學,共計30人。

教學實驗時間為1學期,總結測驗為閉卷考試,分組對比成績。測驗成績作為本門課程的平時成績錄入總成績的參考記錄。

教學設計

在實驗班的教學活動中,始終以泛雅平臺為依托,教師將相關視頻、課件、讀寫資料發布到平臺,要求學生先自學,自主開展討論及測試;教師分析學生的自學數據后,再次審核教學內容,確定課堂講解的重點。在上課時,利用手機客戶端“超星學習通”,完成簽到、互動等教學任務。

教師圍繞課程核心,以4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目標設計,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用詳細的量化評分指引學生完成相關任務。具體設計見表1。

表1 基礎英語寫作課程教學設計表

該課堂教學設計真正實現了教師角色轉換,教師由教學主導者變成學生學習的輔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真正轉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

對比結果分析

1.自學情況

據統計,控制班30人中有14人進行預習;實驗班33人中有29人進行網上自主學習。

2.課堂效果

教師以問卷、數據統計、課堂觀察等手段,從課堂問答頻率、課堂參與度、課堂投入興趣度等幾個方面進行對比性調查。

控制班的課堂形式主要有:學生發言、課堂討論、上臺演示、課堂檢測等,平均每堂課總耗時12分鐘,約占課堂總時間(45分鐘)的27%;實驗班的課堂形式包括:現場口頭發言、手機搶答、手機投票、分組討論、限時測試等,平均每課堂耗時32分鐘,約占課堂總時間(45分鐘)的71%,可當堂統計與分析每堂課的學習效果。

根據統計結果,控制班對課堂內容感興趣的人數占比為70%,而實驗班感興趣人數的占比為88.9%。控制班課堂平均每堂課發言9人次,而實驗班平均每堂課發言22人次。

3.測驗成績

每月學習結束后進行檢測,兩班分組對比成績,考卷完全相同,滿分為100分。

控制班平均分為56.62,及格率47.13%,優秀率3.55%。實驗班平均分為67.65,及格率78.77%,優秀率7.88%。通過成績對比可見,實驗班的及格率明顯更高,優秀率優勢也比較明顯。

4.學生滿意度

通過問卷與網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控制班和實驗班對各自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調查。

控制班:有20%的學生非常喜歡,56.7%的學生比較喜歡,6.7%的學生一般喜歡,16.6%的學生不喜歡。

實驗班:有54.5%的學生非常喜歡,27.3%的學生比較喜歡,l2.1%的學生一般喜歡,6.1%的學生不喜歡。

通過比較上述調查數據可知:基于泛雅平臺的翻轉課堂促使學生提前預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 結

1.對于學生的幫助

學生以網絡方式完成學習和測試,突破了時空和地點的限制,可隨時與教師在線互動;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課堂活動所需知識提前給出;缺勤或生病的學生有資料學習;可更好地實現同伴合作;家長可以查看課程以更好地協助學生。

2.對于教師的影響

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指導學生實踐;管理課堂紀律的時間較少;可開展“一對一”或者小組教學;課后不必再給學生講解他們在課堂上沒聽懂的內容,學生可通過相關視頻自主學習。在網絡方式下,更便于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布置學習任務與測試任務;教師可在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生在線互動。

反 思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泛雅平臺為了監督學生的真實學習進度,限制了線下學習視頻的快進功能,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意圖作弊的學生仍能以自動播放視頻的方式刷課,并沒有真正去學習,導致視頻的真實利用率不高,影響了課堂的有效翻轉。

網絡教學平臺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不僅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還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與組織,以巧妙的構思將學生吸引到新的學習任務中。因此,該方式對教師和學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雖然基于泛雅平臺的基礎英語寫作課程翻轉課堂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意味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萬能的,可以應用到任何課程中。對此,應開展更多的教學實踐與探討,以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取得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薛云、鄭麗:《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中國電化教育》2016年第5期。

[2]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中國遠程教育》2015年第5期。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 等:《從MOO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建構》,《中國電化教育》2015年第11期。

[4]胡君:《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實踐與反思》,《化學教學》2014年第6期,第32-35頁。

[5]易慶茲:《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及其教學結構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5年第4期,第94-100頁。

作者單位: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