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這一系列措施抓住了新時代職教改革的關鍵問題,目標清晰可行,令人鼓舞。

從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實際來看,建設創新型教學團隊是當前高質量發展中最為緊迫的任務、最為薄弱的環節,也是學院發展的根本動力。圍繞國務院方案的落實,在今后一個時期,高職院校教師創新團隊建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科學制訂教師發展規劃。建設教師創新團隊,最根本的任務是提高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為了扭轉教師隊伍建設的薄弱局面,高職院校要按照學校、專業群和專業三個層次分別制訂中期發展規劃,充分把握教師隊伍發展現狀和改革需要,明確教師創新團隊建設的基本目標、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當前,教師隊伍發展中亟待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增加教師編制,大幅降低生師比,適應個性化實訓教學的需要;二是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主要從具有三年以上企業實踐經驗的優秀技術人員中招聘教師,改變教師“從校門到校門”的狀況;三是優化教師能力結構,強化創新能力要求,突出每一位教師的特色;四是提高教師待遇,在分配上向一線教師傾斜,實施專業帶頭人的“特崗計劃”。

優化新教師招錄流程。高職院校要徹底改變以“試講”作為新教師招聘主要考核環節的落后做法,把好新教師入職“關口”,突出職教師資特點,將教師招錄由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

為了使新教師招錄考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保持一致,強化對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考核,重點進行以下改進:

一是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考核教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專業課教師重點展示項目實施過程,對基礎課教師重點展示復雜問題分析過程,有效地考查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是通過說課考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包括一門課程和一個教學單元的設計能力,并從中考查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能力。

三是通過微課制作考核教師在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能力,特別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能力。

實施教學能力精準培訓計劃。高職院校要與企業協作成立教師發展中心,為每一位專兼職教師建立發展檔案,根據教師發展的實際需求實施個性化精準培訓,改變傳統的“大水漫灌”“千人一灶”的做法。

要依據專業教學標準對教師的要求,參照國家制定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標準,制訂學校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和培訓方案。當前一個階段,重點培訓教師的課程育人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和技術實踐能力,提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水平。

同時,在校內建設一支由學校名師和企業精英組成的高水平教學培訓師隊伍,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教教師培訓法,逐步建設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完善教師發展評價機制。高職院校要牢固樹立“不唯學歷唯能力”的新觀念,針對教師創新團隊所具有的引領性、協同性、創造性和高效性特點,制定與現代化建設相符的評價標準。

可以引入平衡記分卡、戴明環等現代工具,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實現對教師團隊教學能力和教學績效的精準考核。通過科學公正的評價,既發現教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又鞏固已取得的成果,從而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的穩步提升。

通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輻射作用,高職院校在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制度建設、內部治理能力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都將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由以課程為核心的改革,轉為以教師為核心的改革,這是新一輪職教改革的突出特征,將進一步彰顯出教師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這也是“以人民為中心”治國理念在職教領域的具體反映。

(作者系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