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根據大學畢業生跟蹤數據而撰寫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報告》對2018屆畢業生的去向做了數據分析,數據顯示:

一、教育、媒體、互聯網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明顯較多,機械、銷售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減少

2018屆本科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中小學教育”,就業比例為19.3%,其后是“財務/審計/稅務/統計”(15.9%)、“行政/后勤”(14.3%)。

2014—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長較多的前三位職業類分別為“中小學教育”“互聯網開發及應用”“媒體/出版”,近五屆就業比例依次上升了3.2、2.0、1.9個百分點。

2014—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下降較多的前三位職業類分別為“銷售”“建筑工程”“機械/儀器儀表”,近五屆就業比例依次下降了2.9、1.7、1.6個百分點。

二、民企、地級城市及以下地區依然是主要就業去向

2014—2018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50%上升到54%,與此同時,在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3%下降到19%,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11%下降到7%;2014—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65%上升到68%,而在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從18%下降到15%,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9%下降到6%。

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于直轄市的比例(17%)較2017屆(19%)略有下降,就業于副省級城市的比例(30%)較2017屆(27%)有所上升。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于直轄市的比例為11%,就業于副省級城市的比例為28%。較大比例的畢業生選擇在地級城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本科達53%,高職高專達61%)。

三、“北上廣深”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4屆的25%下降到了2018屆的21%,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4屆的22%上升到了2018屆的26%。另外,剛畢業時在“北上廣深”就業的畢業生中,三年內離開的比例明顯上升,從2011屆的18%上升到了2015屆的24%。

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畢業生占比從2014屆的27.9%上升到了2018屆的37.3%。在主要的“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占比(60%)最高,其次為天津(58%),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45%)。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