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課件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誤區及對策研究
作者:王銳利 馬 剛 陳松盛 成怡敏
發布時間:2019-06-26 10:05:3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PPT課件在目前的臨床教學中具有擴充信息容量、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等優勢,但同時也有內容組織冗余、制作質量欠佳等缺陷,有的教師甚至陷入過度依賴PPT課件的教學誤區。臨床教師必須適度使用PPT課件,并根據課堂時間、進度、學生反應和師生互動等實際情況來確定PPT的內容及其播放切換速度。
[關鍵詞]臨床教學 PPT課件 優勢 誤區 對策
引 言
臨床教學的實踐性很強,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應用醫學診斷思維對常見疾病的特征作出判斷,并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訂。在臨床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其中PPT課件的應用最為普遍,設計和制作PPT課件已成為當代教師的必備教學技能之一。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一些PPT課件應用中的問題,比如課件制作粗糙、照搬教材、色彩搭配不當、風格不統一、結構不清晰等[1]。本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系統分析和比較當前臨床教學中應用PPT課件的優勢和誤區,并針對性地給出了對策,形成了一套適用于臨床教學的PPT課件設計方法與技巧。
應用PPT課件教學的優勢
1.擴充信息容量
臨床教學一般都是以教材和輔導材料為基礎,但教材及輔導材料的內容是有限的,無法滿足臨床教學的需要,無法呈現整個教學過程。而利用PPT課件可以擴充教材和輔導材料之外的知識,還可以將教師的臨床實例補充到課堂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思路和個性鮮明的教學,彌補了教材和輔導材料的不足,拓寬了學生的視野[2]。
2.優化教學方式
PPT課件不僅可以呈現大量的文字信息,還可以融入圖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資源,且具有高效的多媒體素材處理功能和強大的動畫功能,能夠創建和設置更加生動直觀、簡潔明了的教學場景,優化了教學方式。
3.激發學生興趣
臨床教學看似具體,實則抽象,一些醫學概念、規律和人體反應過程都比較難懂。傳統的教學方式大都是對知識的簡單解釋,或是借用生物標本進行講解,教學過程過于程式化,學生興趣普遍不高。而PPT課件能以形象化、直觀化、生動化和可視化的方式將醫學概念、規律和人體反應過程演示出來,使學生更易于掌握,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4.提高教學效率
臨床教學的知識點多且關系復雜,板書內容及畫圖工作量較大。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師深陷大量板書及其內容的組織中,課堂教學效率很低。運用PPT課件可便于教師在備課時更好地組織教學信息,還能實現重復播放,節省了板書時間,使教師有了更多的精力用實例啟發和引導學生,便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的關系。
應用PPT課件教學的誤區
1.內容組織冗余
當前,部分教師在制作臨床醫學教學PPT課件時,教材搬家和信息冗余的現象非常嚴重。他們習慣把教材和輔導材料以及自己整理的所有信息都放到PPT上。這種方式使得課件經常以大量文字的方式呈現,內容繁雜、結構不清,不能突出重點和難點,降低了學生的關注度,不利于學生理解教學主題。
2.制作質量欠佳
臨床教學PPT課件在質量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干擾元素過多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學過程必須圍繞相應的內容展開。有些臨床教學PPT課件片面追求視聽效果,加入了過多的與教學內容無關或關聯不大的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眾多雜亂無章的元素不但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干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3-4]。
(2)結構不清晰
清晰的知識結構對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其理解知識至關重要。有些臨床教學PPT課件缺乏完整的結構體系,過分關注每張幻燈片的知識點設計,卻無整體的設計觀;有些臨床教學PPT課件缺乏清晰的導航系統,缺少目錄提綱,放映中缺少頁面的跳轉和交互設置,忽視了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有些臨床教學PPT課件缺乏明朗的層次結構,沒有條理性,缺少必要的標題序號或者序號混亂,甚至會出現單頁內容層次混亂的情況。
(3)模板和背景使用不當
模板和背景與板書內容的協調是體現PPT課件風格和吸引學生的前提。筆者發現,大多數臨床教師沒有掌握PPT課件模板和背景的使用技能,他們往往會使用PPT軟件的自帶模板和背景,風格很難和教學內容完全契合。
(4)風格不統一
內容的鋪設決定了PPT課件的質量,統一、協調的整體風格能增加受眾的舒適感,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學內容。但是許多臨床教學PPT課件沒有整體風格,有的字體、字號和對齊方式不統一;頁面之間的主體顏色不統一或根本沒有主體顏色;有的圖表使用不統一等,這些不統一使得PPT課件內容散亂,極易引起學生視覺疲勞。
3.對PPT課件過度依賴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度依賴PPT課件,甚至把每門課程的所有內容都用PPT課件呈現;有些教師多年使用同一個PPT課件,未能及時更新,且在教學過程中生硬地讀課件,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還削弱了教師的教學能力,有的教師甚至出現一旦脫離了PPT課件便無法教學的嚴重后果[5]。
4.運用方式不當
臨床醫學教學PPT課件的信息量都比較大,一些教師總是希望把所有素材都“奉獻”給學生,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關注度和理解的訴求。這樣很容易導致教師在上課時忙于操控電腦,而無暇觀察學生的反應,形成灌輸式講授;學生面對冗余的信息和目不暇接的切換畫面,根本沒有時間去理解和消化知識。
制作PPT課件的建議與教學策略
1.內容精簡
在制作臨床醫學教學PPT課件時,要切忌教材搬家和信息冗余,盡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元素。PowerPoint的原義就是重點、要點,因此PPT課件應以知識點組織內容,頁面文字應精簡,可通過關鍵詞(短句)、表格或SmartArt結構圖來突出重點和難點。每個頁面的文字應控制在50~80個為宜。
2.層次結構清晰
第一,一個優質的PPT課件要具備整體設計觀,有清晰完整的層次結構:封面、目錄、過渡、正文、總結、封底。封面一般由課堂內容的章節標題和講解者的基本信息組成;目錄以子標題展示課件的主要內容;過渡頁介紹下一個主題;正文是對該教學內容主題的演示;總結用來總結和梳理知識點;封底可以布置課后作業和預習作業以及致謝等。第二,目錄提綱應脈絡清晰,便于學生理解。第三,使用固定的導航風格,運用必要的超鏈接實現PPT課件的交互性。第四,使用恰當并統一的項目符號和編號強化層次結構,必要時可以采用放大、加粗、加底紋等方式區分內容,以體現頁面的層次感。
3.模板背景舒適
PPT課件在對模板樣式和背景色的選擇上,要做到風格和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契合,必要時可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以及個人的喜好對模板進行編輯。一般來講,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三種顏色,切忌花哨,凌亂的“五顏六色”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4.設計風格統一
同一個PPT課件使用的頁面布局、段落格式、字體、字號、色調等應該一致。首先,頁面布局要合理;其次,段落格式、字體、字號應統一;最后,適度運用圖像、聲音、動畫等元素,且保持風格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視覺上感覺舒服,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講解上,最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5.適度的應用頻率
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是輔助傳統課堂教學,但不能取代傳統模式,在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是一個“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因此,PPT課件的運用應適度,不能將所有內容都用PPT課件呈現。
6.正確的運用方法
在課堂上,教師應把重點放在教學內容的講解上而不是忙于操控電腦,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并根據其反應來決定PPT課件的切換速度。教師還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課件作出及時調整,動態增減內容。
結 語
在臨床教學中,一個優質的PPT課件應是對教材和輔導材料的精簡提煉,能夠突出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有整體設計,有清晰完整的層次結構、脈絡清晰的目錄提綱,其模板樣式和背景色調應與教學內容契合,整體風格一致。臨床教師不僅要優化設計PPT課件,還應適度運用,以免對其形成依賴。這樣,才能真正發揮PPT課件的輔助作用,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永濱:《制作優秀病理學教學PPT的教學應用價值及常用技巧》,《醫學研究與教育》2012年第29卷第3期,第68-71頁。
[2]李睿、張玲玲、李建鵬:《淺析教學中使用PowerPoint的利與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年第6期,第146-147頁。
[3]王朋嬌、段婷婷:《PPT教學課件的可視性與實效性研究》,《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年第7期,第85-88頁。
[4]梁君利:《PPT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四大問題及對策探究》,《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年第15期,第111-113頁。
[5]鄭文婷、丘瑋凡:《淺析高校教師如何提升PPT課件制作能力》,《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7期,第42頁。
作者單位:王銳利 陳松盛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老年神經內科 陜西西安
馬 剛 西安石油大學計算機學院 陜西西安
成怡敏 西安石油大學醫院 陜西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