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策略
作者:張軍平
發布時間:2019-06-25 11:22: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按照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為什么要融合、融合什么、怎么融合的邏輯主線,系統分析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策略,提出應以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創新創業思維方法、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為關鍵點,以建立創新技能型培養目標、遞進融合式課程體系、崗位情境式教學內容、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多層次協同實踐平臺、跨專業復合型師資隊伍為融合的抓手和路徑,全面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 創新創業教育 專業教育 融合策略
基金項目:2017年度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7GY003)。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在某一領域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 能夠將所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社會生產實踐之中,并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創新型人才[1]。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推進,既有利于促進學生主體性發揮和全面發展,也是對整個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智力支持,目前,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仍存在人才培養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創新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水平不高,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松散等諸多問題。[2-5]這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與社會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因此,系統探索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為什么要融合(必要性)、融合什么(關鍵點)、怎么融合(策略),對于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落地,提高專業教育教學水平意義重大。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客觀需要
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質量,而衡量人才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在于培養的人才是否與行業產業發展相契合,是否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創造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善于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提高專業教育質量的客觀需要。
2.利于提高創新創業質量
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必須依托專業教育,專業知識的吸收和轉化是創新創業的基礎,以專業知識為支撐,創新創業教育才能避免走入尷尬境地,創業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3.利于實現高質量的專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更好地了解專業知識的現實需求,知道為什么學,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能夠使專業知識更加高效地融入社會生產實踐,使專業知識的生產、傳播、應用與經濟社會發展融為一體,使專業教育的效用進一步擴大化。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關鍵點
1.融合創新型人才理念于專業教育全過程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并不是培養個別精英,而是要將全體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院校首先要轉變傳統專業教育理念,使專業教育從注重知識和技能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上的轉變,使教育回歸到人的培養和心智的塑造,在專業教育全過程融入創新型人才理念,基于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專業教育,結合專業實踐活動提升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精神的養成。
2.融合創新思維和方法培養于專業課程教學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不是專業技能融合,而是思維和方法的融合。創新源于思維創新,創業是在思維創新基礎上對自我精神的探索與實踐。院校要將創新思維和方法培養作為專業課程的重要目標融入教學設計、實施及評價的全過程。教師要靈活采用情境模擬、案例分析、課題研究等創新型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標新立異,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構思和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3.融合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于專業實踐教學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不能局限于新思維和新方法的培養,要關注學生運用新思維、新方法將掌握的知識付諸于實踐的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應在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結合專業實踐開展,一方面通過主干課程專項實訓、專業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社會實踐等活動,使學生在實際的專業體驗和訓練中,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另一方面注重將行業最新動態需求、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優秀文化元素融入專業實踐教學,指導學生從多方面獲取知識,積累創新創業社會經驗,學會創造性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策略
1.確立創新型技能型培養目標
促進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專業教育目標的整合和優化,首先必須同時兼顧創新創業能力與專業能力培養,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滿足社會需求、專業技能扎實,具有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的創新型技能型人才。其次必須結合培養目標及服務方向,細化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尤其將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分析與決策能力等[6-7]創新通用能力與財經商貿類專業能力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2.構建遞進融合式課程體系
在專業公共素質培養階段,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認知等課程,使學生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滲透創業思維,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在專業基本能力培養階段,通過開設專業前沿、創新創業基礎、職場溝通等課程,同時將創新創業所需的營銷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財務管理學、成本預算與風險預測、企業經營管理運作等方面的知識融入與創新創業課程關聯度高的課程中,使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所需要的法規和政策、行業知識、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及社會經驗。
在專業綜合能力培養階段,開設創業管理、創業計劃書撰寫等創業技能實踐課程,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結合專業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創業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在行動中理解創業思維,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
在專業實務培養階段,開設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實訓,多行業財務實訓、專業綜合實務、頂崗實習等實踐課程,通過第二課堂開設課外創業實踐活動和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面向行業需求的創業實踐,孵化開發可行的創新創業項目。
3.開發崗位情境式教學內容
情境創設應緊扣教學目標和任務,一是圍繞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主要職業崗位和典型任務,構建以真實項目、任務、流程、案例等為載體的技術應用型教學情境;二是圍繞專業前沿和先進技術標準,構建探究型教學情境;三是注重創設求異情境,教師應從所授課程中積極探索、挖掘創業教育元素,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求異意識。如在會計基礎課程中,為使學生掌握新企業設立的創業技能,設計以“新企業設立的工作流程”為載體的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全過程參與模擬“核名、制定章程、注冊公司、刻公章、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稅務登記證、開立銀行賬戶、會計制度設計”全部流程的工作任務,從中掌握新企業會計工作組織管理有關知識和技能。
4.形成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
結合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典型崗位、工作內容和范圍,按照“情境導入→參與體驗→總結分析→探索創新”四大教學環節,精心組織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在角色扮演、過程體驗和環境熏陶中認識專業崗位的地位、作用、處境及工作要領,形成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路徑,培養創新思維。
5.構建多層次協同實踐平臺
一是開發基于“工作室+專業實訓室”的校內實踐平臺。結合專業主要服務的崗位面向,依托校內專業實踐資源,開設中小企業代理記賬、財務業務體驗、會計咨詢、企業運營、電子商務等工作室,工作室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開展實訓,有條件的工作室可承接企業項目進行實戰運營,讓學生在項目訓練中找到創新的靈感。
二是組建以“專業+大賽”為單位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鼓勵學生跨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專業及創業競賽團隊,定期開展“會計技能大賽”“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大賽”等賽項,使學生通過競賽帶動訓練,通過訓練獲取技能,在專業大賽中潛移默化培養創新創業意識。
三是搭建“專業+產業”的校內外協同創新平臺。聯合與專業教育相關企業、行業及政府部門,開展協同創新和技術服務。安排學生在專業校外實踐基地見習、實習,深入崗位,感受職業氛圍。引導鼓勵師生參與企業相關課題研究,主動融入地方特色產業和創意產業發展,探索創新創業實踐的有效途徑。
6.打造跨專業復合型教學團隊
按照內配外引、多措并舉打造跨專業復合型師資團隊,提升教師專業教育及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首先,加強對全體專業教師進行創業教育理論和項目實戰培訓,充分挖掘專業中的創新創業元素,找準結合點。二是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到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證券公司等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鼓勵教師將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創新創業活動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指導。三是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師資培養機制。從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公司等企業招聘專業資深人員作為專職教師,負責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制定激勵政策,對參與企業生產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的專業教師給予科研獎勵;四是加強校企合作,邀請企業管理專家或企業管理精英來校開展創新創業專題講座,聘請企業尤其是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并對學生進行創業實踐過程的督導,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
結 語
促進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院校樹立全面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觀,注重人才培養的頂層和系統設計,在專業教育中充分挖掘、彰顯和運用其固有的創新創業教育元素,以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與創造性思維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作為融合的追求目標,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平臺、師資隊伍等教育教學關鍵環節改革入手,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落地,提升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娜:《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內涵和意義》,《電子世界》2014年第10期,第228頁。
[2]陳強:《論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的融合》,《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年第11期,第202-203頁。
[3]傅貽忙、羅小玲:《高職財經類學生創新能力素質培育對策》,《時代金融》2016年第11期,第224-226頁。
[4]黃靈鑫、雍梁敏:《創新創業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融合》,《研究——以旅游電子商務課程為例》2018年第8期,第118-120頁。
[5]孫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以遼寧L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位論文,沈陽師范大學,2018。
[6] 陳宏濤:《人才培養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路徑》,《教育探索》2018年第2期,第84-86頁。
[7]程瑛:《論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創新教育路徑》,《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16卷第4期,第67-68頁。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