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催開語文素養之花
作者:孟翠英
發布時間:2019-06-20 10:59: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許多令人頭疼的事情,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抱怨,一味地采取簡單、僵化的方法或按照常規思維去解決,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把問題搞得更糟。如果我們轉角,就會發現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巧妙地教育了學生,還會找到許多學習語文的契機,促進并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檔娛樂節目“跑男”吸引了許多青少年觀眾,我的許多學生也是這檔節目的粉絲。他們在超市、小商店買到“撕名牌”,搜集很多自己崇拜的明星、偶像的圖片,拿到學校互相交流、散發,甚至課間模仿節目玩“撕名牌”游戲。他們余興未盡,甚至偷偷在課堂上玩,嚴重影響了課堂學習。一開始我很生氣,真想發火。但冷靜下來思考:六年級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叛逆期,他們長大了,自我意識覺醒了,采取這種強壓的方式只會使他們反感,同時又達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看來要“轉角入心”。所以我采取以下三個步驟巧妙“轉角入心”,同時又促進了語文學習。
一、 巧用“撕名牌”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熏陶
恰逢學習一個主題單元“美與丑”,我決定巧妙利用。一天語文課上,我結合所學的主題單元給學生出了一個討論題目:你在課堂上“撕名牌”美嗎?學生看到這個題目興致很高,我組織學生采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六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談談自己的看法,然后經過小組討論達成一致看法,最后每個小組派一個發言人在全班匯報。
教室里這下炸開了鍋,學生們紛紛暢談自己的看法。十分鐘后,小組發言人逐個匯報,最后大部分同學達成共識:在課堂上偷玩這種游戲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是丑的。有一個小組卻認為這是美的,認為偶像很美,所以偶像的一切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應關注、崇拜、模仿,哪怕是在課堂上。針對這一現象,我采取先揚后抑的方法,喜歡偶像本沒有錯,因為偶像確實很美。然后,我回憶自己當年上學時也追星,列舉了許多自己那個時代明星的名字。學生們七嘴八舌:“我聽我媽媽說過某某明星。我聽我爸爸講過某某明星。我聽我叔叔講過……”這一舉動拉近了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引起學生的共鳴。接著,我又讓學生觀看了一個視頻——《楊麗娟追明星劉德華,最后家破人亡》的真實反面事例。學生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不僅明白了要理性追星,也懂得了在課堂上做這些事情既不尊重老師,又影響自己的學習。學生既受到情感的感染,又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 趁熱打鐵,抓住語文學習的契機
在學生情感受到震撼,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后,我又敏銳地抓住了一個語文學習的契機,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把這節課的討論過程和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受寫成一篇習作。因為有了這些實踐的基礎,加上自己積極的參與、思考、討論、心靈的震撼、情感的起伏,所以學生輕松地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的習作。其中不乏一些對自己當時心理活動的細膩、精彩描寫。這樣一個事件,我敏銳地抓住它,不僅有效地解決,還成功地把它變成習作訓練的素材。因為所有學生的參與,這次習作有著豐厚的實踐、情感基礎,學生們不僅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且特別喜歡這種習作訓練的方式。
三、 華麗轉身,“撕名牌”再次與語文學習完美結合
雖然課堂上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已經落下帷幕,但這更是課外學習語文,豐富語文積累,提升語文素養的序幕。我何不把它引向更廣闊的課外學習天地中,巧妙地利用學生“撕名牌”的興趣去驅動他們的語文學習。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語文“撕名牌”游戲,制作一個語文“名牌”,上面寫上課內外積累的成語、名言名句、古詩詞、文學名著名稱、作者、人物等,課余時間同學之間互相“撕語文名牌”。學生對這一項特殊的作業興趣盎然。曾經令我頭疼的“撕名牌”事件就這樣圓滿解決了,我也高興地笑了起來。更讓人欣慰的是學生在隨后的語文學習中熱情高漲,進步很大。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作為老師,要允許學生犯錯,不能在學生犯錯后簡單、粗暴地批評,這只會導致學生通過撒謊或一些不好的方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應拋棄常規思維冷靜思考,尋找一些入心的方式,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傾聽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切入點,然后巧妙轉角,你會發現一些令我們頭疼的問題卻在轉角處催開了語文素養之花。入心的轉角不僅實現了教育的實效性,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我們一起尋找教育的轉角吧!
作者單位 陜西省長安大學附屬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