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網絡、信息和移動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微課”應運而生。微課以微小的視頻為載體,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而且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學習,能起到強化鞏固難點知識的作用,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高效。因此,微課一經出現就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也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應用,主要集中在欣賞和示范教學中。其中,不乏優秀的課例,但仍有一些課例中還存在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改進的問題。以美術教學示范微課為例,教師講授,學生觀看聆聽,這種被動學習方式較為普遍,要真正體現微課教學的實效性,筆者認為還需以學生為本,在教師講授的同時培養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

一、 增強學生感知與理解能力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也是造型藝術。美術離不開造型表現,直觀性強是美術教學的主要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要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美術語言、表達方法和技能技巧,離不開教師的示范教學。傳統美術教師教學示范由于教學受場地、距離以及教師示范時注意力等因素的制約,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與之相比,微課不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清晰地看到示范內容,還可以將教師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身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比原來的教學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一些教師在微課示范過程中忽視學生感知能力不足、注意力易轉移的認知特點,示范過程一聲不吭,缺少師生交流,結果學生雖能看清楚示范內容,但仍無法完全理解其意圖,實踐環節大部分(尤其是小學低段)學生還是不知道如何表現。怎樣避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示范中可增加易懂有趣的語言,解讀基礎知識要點,出示邏輯性強的問題、醒目簡明的提示文字,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又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技法步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發展學生思維與創造能力

當前,以單一技能傳授為主的微課在美術示范教學中運用的最為普遍,這類微課對提升學生的感知與模仿能力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示范教學中僅一味地教授技能技巧,忽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這種“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既不能實現美術學科的育人目標,也不能滿足時代對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美術教師在設計制作示范類微課時,在重視引導學生掌握技法的同時,還應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筆者以為,可運用以下方法進行改進:1.教師示范可留一手,改變以往完整示范為半成品示范,給學生留一些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教師示范要避免單一化,可通過舉一反三的案例演示,拓展學生的表達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3.教師還可設計提出有針對性的觀察問題,引導和啟發學生帶問題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培養學生學習與評價能力

微課作為網絡教學的一種載體,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而產生的。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不可少。但是許多教師對此缺乏必要的認識,在美術微課示范教學實際應用中,微課教學資源主要是教師示范演示的微視頻;學生的學習方法單一,以被動接受為主,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導致微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并不好。因此,要使微課真正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達到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目的,教師的教學設計,僅靠錄制的單一微視頻教學,顯然是不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那么,在美術示范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目標,首先,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其次,完善微課的配套資源,設計與微視頻相配套的學習輔助工具。如設計自主任務單、練習題、評價表等學習工具,使學生在“微課程”觀看完畢之后,能依據教師提供的測試習題等學習資源,自主完成知識點的學習與評價。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奇思妙想”這一課,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時,將以往口述讓學生準備一些制作工具和材料,轉變為一張紙質的學習任務單,并配備一段工具介紹微視頻,學生根據視頻中提出的要求和問題,使學生自主完成課前的預習與準備任務,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又如通過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從態度興趣、知識技能、創新表達等幾方面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同學們在評價中有目的、有標準評價,知道了自己哪幾方面有所提高,還有哪些不足,明確今后學習努力的方向,促進自己的學習和發展。

總之,要想設計出真正意義上的微課,有力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美術教師應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立足教學實際,探索微課在美術課堂教與學創新應用中的有效方法,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還應教會學生怎么學,真正落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