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低年級孩子走好學習數學的第一步
作者:湯 峰
發布時間:2019-06-19 10:32:3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講,學習這件事情還比較模糊。因此,教師在組織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活動時,要尊重孩子現階段的思維特點,以輕松、有趣、活潑、好玩的方式來展開教學。作為低年級數學老師,如何陪同低年級孩子走好學習數學的第一步,筆者總結了一些經驗方法。
一、讓教材內容形象生動
教師要陪同低年級孩子走好數學學習的第一步,首先要讓教材內容形象生動。如采用視頻動畫的教學方式,讓數學知識能夠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也可以采用圖畫式的教學方式,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水果、動物等為載體呈現數學知識;還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蘊含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應考慮孩子當前的思維能力特點,同時結合低年級數學知識中的趣味性,讓兩者結合后釋放出無窮的魅力,以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二、讓教學語言淺顯易懂
為了讓低年級孩子走好學習數學的第一步,教師應當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淺顯易懂。那么,語言首先要直白、簡短明確,類似“大小多少”“高低上下”“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合起來”等,讓學生一聽就明白。其次是具體,低年級數學中也有涉及初級的幾何知識,比如,在“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中,有一個環節是認識直角。什么是直角?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引導孩子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如三角尺的直角,黑板、窗戶的直角,墻角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感知,更好地理解直角的含義。
三、讓生活氣息洋溢課堂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更是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擅于把握這一特點,讓數學課堂煥發濃濃的生活氣息,帶領孩子們探索數學的奧秘。在一年級下學期,孩子們會相繼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100以內的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元、角、分”等知識后,教師可以通過商店來設計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將每兩三個學生分為一組,讓一組學生來擺攤賣東西,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接觸頻率高的物品,按照類別進行售賣,可以賣糖果、飲料、文具、玩具等,這些商品都由學生來定價,其他組的學生則扮演顧客,到攤位前挑選心儀的商品。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購買熱情,教師可以給每名學生一樣多的錢,最后比一比同樣的采購預算中,誰采購的商品數量最多、質量最好,誰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物品的采購,誰的付款準確無誤,誰在交易中操作最快等。當這些學習內容被設計成情境體驗時,孩子們學起來不僅輕松有趣,而且和生活無縫接軌,其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更高。
四、讓學生體驗動手操作
低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很多事物尤其是新鮮的事物,總是抱著躍躍欲試的態度,在生活中也喜歡這個摸一摸,那個瞧一瞧,總有著無限觸摸沖動。教師要擅于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操作,以親身體驗的方式來感受數學的趣味。比如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這是學生升入小學后第一次正式地接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很多道具,如孩子們平常喜歡玩的跳跳棋、卡通小玩偶、糖果包裝紙、橡皮筋等在幼兒園時就經常接觸的東西,將它們放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來數一數每一種物品分別有多少個,如何在一個雜錦籮筐中將不同的物品按照自己的歸屬區分出來等。這些物品由于是學生在幼兒園時期就接觸過,而且更多的是以玩游戲的方式來接觸,因此當再次于課堂上接觸時,不僅會讓學生覺得非常親切,而且內心的玩心很容易就被激發與釋放出來。自然地,學生們就容易融學于樂,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對數學的深厚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埋下種子。
在認知規律中,“第一印象”與“先入為主”揭示的規律是人們對事物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第一次與其接觸時的判斷所影響。類比到學科學習中,那就是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某一個科目、某一類知識時,所處的思維狀態與活躍程度將對學生后期乃至終身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當孩子們進入小學后,在最開始的一二年級時,教師要格外重視給學生開一個好頭,起一個好調。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應當從教材內容的設計、教學語言的風格、生活氣息的灌入、動手操作的實踐,這四個方面來陪同學生一起開啟認知數學奧秘的大門,讓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五山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