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方法
作者:蘇彩娟
發布時間:2019-06-19 16:35: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雙向思維交流過程,應在具體、真實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扎根課堂,讓學生掌握交際技巧,多方互動,并將口語交際延伸到課外,拓寬交際的層面,發展學生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
一、預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1.巧用圖畫,再現情境。圖畫是由線條和顏色構成的,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激發學生的愉悅情緒。圖畫內容是課文的精髓。利用圖片創設的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設計游戲,體驗情境。游戲是兒童生活的主題。設計趣味性的游戲,可以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在教學“貼鼻子”游戲時,感觸頗深。一位學生走到黑板前,剛把鼻子貼上去,下面的學生就笑得前俯后仰。因為他把鼻子貼在臉蛋上了,學生們很興奮。這時我喊了暫停,學生們唉聲嘆氣,我順勢告訴大家:“誰能把剛才游戲的過程說出來,就可以上來貼。”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說。讓學生先行動,再思維,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游戲活動中,多向交際,發展了學生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
3.角色扮演,融入情境。表演能借助語言表達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表演要大膽想象,通過語言、語氣、表情等表現角色的個性。教師也要成為角色的扮演者,增強學生的交流信心。
4.錘煉語言,描繪情境。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是文章內容的載體。教學情境出現的同時,必然伴隨著精妙的語言。話語要圍繞主題,簡明、生動、易懂。聽者才能很快在心里生成模擬情境。恰當的語言可以讓情境更加豐滿。
二、指導方法,掌握交際的技巧
1.按順序學。小學生基本能看懂畫面內容,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圖上的細節,如人物的動作、表情,根據人物間的關系,展開合理想象,添加人物對話,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組織好語言,鼓勵學生清楚完整地講出來。不足的地方,其他同學補充。
2.耐心傾聽,自信表達。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好的傾聽者,用耳聽內容,更用心 “聽”心聲。正確的傾聽是加強人與人的溝通,形成良好人際交往的有效途徑。最會說話的人,懂得在別人說話時給予最大的認同。保持微笑,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是一種禮貌,也是自信的表現。
3.示范引領,提供表達的角度。農村小學的孩子,視野范圍窄,見識少。因此,示范引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給學生的交流指明了方向。教師要做到:(1)精心挑選典型例子。教師緊扣訓練主題,挑選貼近生活,具有代表性的話題,針對訓練要求,設計好例子。教師和學生均可作示范。學生通過認真傾聽,記住主要信息,用心感受例子表達的角度和方式。例子的輻射作用,讓學生建立表達的模型。(2)例子要凸顯真善美的表達,學生通過內化情感,幸福交際。
4.精準評價,人人參與。評價會提高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素養。教師要用激勵性的語言,多表揚,少批評。學生在交流時,教師要適時介入,從辯證的角度,多層次地正確引導。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可包辦,要形成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師生聯評的多元評價局面。我在《有趣的動物》交際練習課上,利用評價單,從表達和傾聽兩方面作出評價。評價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口頭獎勵和物質獎勵并用,激勵學生敢說、會說,自如地交流。
三、扎根生活,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大舞臺。口語交際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學生練就了本領,又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校園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樂園。校園生活是每一位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一般都能說具體,順利交流。教師除了強化語文課堂,也要整合其他學科,及時滲透口語交際訓練,形成交際氛圍。
家庭生活是小學生拓展口語交際的重要資源,最貼近學生的生活需要。學生要和家長互動,給父母講故事,復述課文,將自己在學校、路上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聽,家里來客人了主動接待等。生活中真實的交際很多,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應對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口語交際無處不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們應堅持走多元化道路,形成氛圍,還要不斷更新理念,深入挖掘口語交際資源,使口語交際訓練綜合發展,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快速提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東關逸夫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