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點滴談
作者:張 騰
發布時間:2019-06-19 16:30: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學生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利用計算機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經歷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這樣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助于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增強自信心,更有助于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
一、刺激感官,激發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算理教學比較枯燥,學生提不起興趣,往往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下課一問三不知,學習效率低下,而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能改變這樣的課堂。
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我利用計算機制作教學課件,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探索。一上課,我便和孩子們談論他們喜歡的四大名著,并以《西游記》為題材展開教學,學生們很感興趣。當顯示屏上出現相關圖片(師徒四人分四張餅)時,學生們思維活躍,一致認為每人一張餅最公平,然而當餅增加到五張的時候,為了公平,學生們將最后一張餅分成了四份,每人四分之一。再運用動畫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分餅的過程,學生輕松掌握了所學知識。在特定的、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中,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直觀切入,突破重難點
在“相遇問題”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演示,創設教學情境,一方面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題目意思,尋找等量關系。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只需輕輕一點,屏幕上就會出現火車行駛的動畫,接著出示練習題:有兩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甲乙兩地相距90千米,A車速度15千米/時,B車速度30千米/時,兩車幾時能相遇?
教學時,首先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去理解題目意思,關注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然后教師進行引導,讓圖中的火車和鐵軌消失,取而代之為線段圖,通過教師的分析,讓學生在動畫演示和線段圖分析中解決問題,這比老師單純的說更具有說服力。演示后,學生能很快厘清思路得出正確的答案。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有滿足感和成就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而提升學習興趣。
三、培養空間觀念,增強學生素質
數學教學中,空間思維以及概念的培養要經歷直觀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具比較單一,掛圖、實物模型的展示往往缺少前后的對比,這樣雖然也比較直觀,但效果卻大打折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建立一定的空間概念。幾何圖形通常有許多的點、線、面,掛圖、實物的展示對于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計算機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相關的軟件設計幾何圖形,可以透明,也可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動畫的設計,讓立體圖形動起來,讓學生對圖形的內部結構有一定的了解。直觀展示對學生空間思維的建立有很大的幫助,這些是傳統教學難以實現的。
每個班學生的水平都參差不齊,學生的智力也并非完全相同,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本班的學情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因材施教,全面提升班級整體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的靈活性、互動性讓學生的個性飛揚,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學生的意愿,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引導作用,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21世紀是高速發展的時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能不能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將影響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只有將課堂與科技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棗園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