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高職院校院長訪談之陜西工院院長張曉云
發布時間:2019-06-18 09:53:5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今年以來,“職教20條”、高職擴招百萬、“雙高計劃”建設等十多個文件集中釋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紅利,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陜西教育報刊社特推出優質高職院校院長視頻專訪,以期展示陜西高職院校風采,推動高職教育快速發展。本期節目,我們專訪了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曉云,聽她聊聊陜西工院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優勢以及高職擴招大背景下學院的發展規劃等。
記者:張院長,您好!陜西工院是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成長起來的高職院校,經過近70年的砥礪奮進,學院的各項標志性成果現在已經穩居陜西第一,躋身全國高職院校綜合排名的前列了。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陜西工院的基本情況。
張曉云:陜西工院有著光榮的基因,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布局設立的。69年的發展歷程中,從中專到高職,陜西工院已經成為全國第一陣列的高職院校。僅2018年到2019年,陜西工院已經拿到教育部的6個“50強”(編者注: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教學資源50強、教學管理50強、學生管理50強、實習管理50強、國際影響50強)。學校目前的發展勢頭非常好,社會聲譽也得到了高度認可。目前,學校學生人數20000多人,教師1000多人,有13個省級、國家級的實訓基地,有二三級教授10余人。從辦學規模、基礎條件、師資水平來講,陜西工院在全國的高職院校都名列前茅。
69年的辦學歷程,也讓陜西工院有了自己的育人的目標,學校傾力“辦有靈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學校,創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氣的人才”。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可以用這樣四個詞來評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他們有被清華、北航等知名院校聘為實習指導教師的,有獲得青年崗位能手、夢桃式最美職工、陜西技術技能標兵等等一系列榮譽的。我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這些“名片學生”的培養,也為學校帶來了榮譽和認可。
記者:張院長,陜西工院在裝備制造方面打造了一批品牌的專業,那么您認為陜西工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勢呢?
張曉云:我們學校始終堅持總書記提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在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上,強化知行合一,注意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培養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模式來進行培養。比方說,學生特別喜歡參加全國技能大賽,我們就把大賽和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賽教結合使得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在參加競賽的同時,能夠在技術技能上得到全面的發展。2017年,學校參加全國大賽,獲獎數量在全國高職院校中排名第三;2018年,獲獎數量在全國高職院校中排名第二。我們也特別注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企業密切合作,進行訂單培養,把學生的培養跟企業的需求高度融合,也為企業培養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
在多元培養模式探索之外,我們也特別把握全面素質的培養。比方說,我們把學生的勞動素質和工匠精神,還有實踐有機地融合起來,在實踐的過程中強化工匠精神。在整體的育人體系中,各個環節強化勞動光榮,加強勞動素質的培養。同時在培養的過程中,我們也把握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德育和美育相融合的特點,把科技社團、藝術社團、藝術課跟教學、課內課外都相融合。學生特別有積極性,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再比如說,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我們把創新創業按照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和創業能力培養分成三個階梯,全面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記者:張院長,陜西工院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方面是有著優良的傳統的,那么學院目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怎么樣呢?
張曉云:陜西工院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非常好,這幾年的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從總體的就業狀況來說,學生在主干的裝備制造骨干企業的就業率達到了65%,企業對學生的評價非常高,這也是對我們辦學和育人的鼓勵和支持。
反觀學生的就業狀況,我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學校堅持和企業攜手育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真的是提高高職育人質量的一個特別有效的路徑。我記得我們最早是從訂單班起步,我們和日本歐姆龍集團的合作已經有了十年的歷程,在跟企業攜手育人的時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我們發現,跟企業協同育人,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有效地激發他的潛能,有效地貼合企業的需求,并且能夠使學生更加陽光和自信。
我們在實踐的過程,可以說是嘗到了甜頭。所以,學校始終在堅持,在成立了陜西裝備職教集團的同時,接著在全國牽頭成立了全國機械行業的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職教集團。
目前,企業跟陜西工院在育人上的合作愿望越來越強烈,很多企業早早就要求設立訂單班合作育人。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我們成立了校企協同育人戰略聯盟,反響非常強烈,第一次就有400多家企業加入戰略聯盟。訂單班的數量這幾年也連年增加。今年6月6日,我們召開了2019年校企協同育人戰略聯盟大會,合作企業已經達到500多家。
這幾年,企業跟我們進行育人的合作,也進行科研的合作,為我們捐贈了許多設備。2018年,我們一次性地獲得企業捐贈設備的金額達到2000多萬。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我們和企業攜手育人,也攜手受益,真正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記者:張院長,國務院決定今年高職擴招百萬,陜西省高職院校今年的招生計劃也出臺了,在高職擴招的大背景下,陜西工院要如何服務國家戰略,提高辦學質量呢?
張曉云:國務院決定擴招百萬,是在國家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在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質和量的新要求。陜西工院一定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國家戰略做出我們的貢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畢竟我們是陜西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也是全國優質示范校。
在擴招之后,怎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要用好這個政策,同時,要抓住改革創新的機遇,以它為切入點推進我們改革創新的舉措。具體來說,有三點需要突破:突破時間、突破空間、突破束縛。退役軍人、職業農民和下崗職工這三個群體,怎樣提高他們的培養質量,對陜西工院來說,是一個考驗,也是對學校改革創新的推動。我們會根據每個生源的不同特點,確定他們的培養方案,突破時間限制,使用彈性學習時間,利用“互聯網+”大背景下學校雄厚的教學資源,通過網絡化加實體化,多元地實施人才的培養。同時,我們要盡快突破現有框架,搭建新平臺,確定新機制和保障制度,使擴招之后的教學質量能夠符合國家戰略要求,也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記者:張院長,隨著“職教20條”、《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相繼印發,高職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那么陜西工院要如何抓住機遇,加速推進學院的高速發展呢?
張曉云:“職教20條”的頒布,確實是職業教育的春天,也開辟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紀元。文件里開宗明義地提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這為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職教20條”頒布之后,教育部和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陜西工院作為全國高職院校的第一陣列,在“高水平建設院?!敝形覀冎驹诒氐?。
圍繞這個目標,我們提出了陜西工院的重點任務和舉措,簡單概括就是“一個引領、四個打造、五個提升”。“一個引領”是加強黨建引領。“四個打造”是通過實施改革和試驗區的建設,服務中國制造2025,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高地、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的平臺、打造兩個世界水平的專業群、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拔鍌€提升”是通過產教協同融合育人、發揮職業教育特色、加強現代辦學制度的建設、加強“云大物智”技術的引領,在服務一帶一路的倡議上、在服務發展水平上、在內部治理上、在信息化水平和國際化水平五個方面進行全面提升。我們希望通過“雙高”的建設,為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工院智慧和工院方案,同時在2035年,將陜西工院建設成“國際先進、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
記者:謝謝張院長接受我們的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