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名校,追尋歷史,感悟特色——“江蘇好大學”創新交流研討活動心得
作者:耿 箖
發布時間:2019-06-06 09:55: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日,筆者參加了陜西重點中學與“江蘇好大學”聯盟創新型人才選拔與培養交流研討活動,與陜西十幾所名校的校長千里赴蘇,走進好大學,追尋歷史,感悟特色,雖然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但依然感觸良多,收獲頗豐。
其一,合作共贏。參與“江蘇好大學”聯盟的共有十一所高校,他們中既有老牌名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也有成長中的名校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十一所大學之間既是合作者,也是競爭者,在生源大戰的今天,他們摒棄了互相打壓、惡性競爭的搶奪生源的手段,更看重利用地域優勢,團體作戰、合作包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我們研討會的現場,十一所大學不分主次,招辦主任之間親切友好,如老朋友一般真誠融洽。讓我想起李斯的《諫逐客令》中的名言: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故能就其高。江蘇省是全國土地面積較小的省份,卻做到人均GDP全國第一,高校數量全國第一,在校學生總數全國第一,這與江蘇好大學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有直接關系。
其二,突出特色。江蘇這十一所好大學都有比較悠久的歷史,都在向更大更強的綜合型大學邁進,在做大的同時,突出特色,強調優勢。南京大學的文史哲法學、東南大學的土木建筑、南京農業大學的農業和生命科學、南師大的地理和植物學、江南大學的輕工和蘇州大學的設計學……每一位招辦主任的介紹都如數家珍,展示出了各自的特色與優勢,更展示了文化自信。
其三,視野姿態。江蘇一行,匆匆忙忙,我看到了“江蘇好大學”聯盟之間的關系,更感受到了好大學對于中學的姿態。考大學難,考上名校更難,名校從來不愁生源,但選擇你而非他,是要有理由的,前提是學生對學校的了解。江蘇好大學敏感地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對中學的重視,即是對生源的重視。南京大學曾經是我心馳神往、遙不可及的大學,當招生辦主任李超對我說,南京大學很樂意到中學開選修課時,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大學之大,不在高樓大廈,大在視野、胸懷與姿態。
其四,宣傳的意義。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大學一如好酒,芬芳四溢,可惜遠隔千里,學子聞不到香味,也就無法尋香而來,所以酒好也要為人所知。若沒有這次活動,我不會知道中國礦業大學十四次搬遷、十二次易名艱難的成長史,正像中國教育發展的艱難歷程。我也看不到南京理工大學為中國國防工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中國航空事業的貢獻。更不會了解河海大學在中國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地位、中國藥科大學和我們身體健康的息息相關。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的我尚且如此孤陋寡聞,可以想見我的學生、他們的家長對于外面世界的了解是何等一知半解。所以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大學不只是在象牙塔中搞研究,也有必要走出去,讓學生家長了解你的好、欣賞你的美。
這次活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思考:中學之間的生源大戰能否借鑒“江蘇好大學”聯盟,合作共贏、優勢互補;示范高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更加突出特色,強調優勢……
作者單位: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