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作者:張亦弛
發布時間:2019-06-05 16:20: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4月24日,陜西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全省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行為,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促進基礎教育公平。
《通知》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建立失學輟學適齡兒童工作臺賬,確保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各地要認真排查并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義務教育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根據縣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范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
《通知》強調,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要加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要納入審批地市級、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管理,嚴格規范招生計劃和招生方式,并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不得超計劃招生,不得跨市域招生,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
《通知》明確,各地要嚴格規范普通高中特色課程班和“國際班”招生,嚴格控制跨市域和跨縣域招生的學校數及招生規模。2019年,省教育廳對普通高中各類特色課程班進行重新登記備案,并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做好“國際班”的延期審批和備案工作。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管理,進一步完善特長生招生政策,嚴格審核招生學校的資質、名額、程序以及招生范圍和錄取標準,其招生名額要納入統一招生計劃,招生人數不得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
《通知》要求,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切實簡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合理確定入學條件,確保符合條件的應入盡入,不得隨意提高入學門檻。流入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開放,避免將隨遷子女集中在少數學校。
省教育廳要求各地積極做好特殊群體子女入學工作,保證隨遷子女等不同群體有序入學。落實軍人子女、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教育優待政策,落實公安子女優待政策。除國家規定的照顧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項目原則上一律取消。
要求各地要落實“十項嚴禁”。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后,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