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體局:“五抓五提升” 提升中小學黨建水平
作者:郭 偉
發布時間:2019-06-05 16:39: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安康市教體局黨委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思路,以“黨建引領促教育,教書育人爭先鋒”活動為突破口,大力推進“五抓五提升”,不斷提升中小學黨建水平。
一是抓學習培訓,合力推進黨員素質提升。開展“三學”強根基,通過專題學、交流學、平臺學,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讀好書、強素質、樹形象”活動,定期舉辦安康教育大講堂;開展“三訓”強技能,堅持“骨干域外示范訓、黨務工作專題訓、全員定期大培訓”模式,深入推進 “十百千萬”人才建設工程,舉辦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專干培訓15期929人,8000余名黨員參加了全員培訓,全市教育系統有500余名黨員教師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獎勵;組織黨員教師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走進學生家庭攜手育人、走進賽教課堂帶頭上示范課觀摩課,充分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頭雁效應。2018年有253名黨員教師榮獲省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二是抓機制隊伍,全力推進組織建設提升。抓好“三個機制”強責任,建立黨建工作責任落實機制、任務分解機制、考核獎懲機制,把抓黨的建設成效作為學校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的重要依據;抓好“三支隊伍”強基礎,推行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抓好黨務工作者隊伍和黨員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黨員積分制,細化日常管理,激勵廣大黨員教師牢記身份、永葆本色、創先爭優;抓好“三個創建”強活力,深度推進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創建、黨建示范點創建、黨建品牌創建,形成創先爭優、追趕超越的生動局面。目前市直教育系統創建標準化黨支部22個、示范支部8個,市教育局黨委等5個黨組織被省教育廳黨組表彰為“全省基礎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三是抓精準融合,奮力推進教育扶貧提升。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突出“精準”,認真落實控輟保學“雙線七長”十項制度,統籌教育等19個資助項目,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4135人,發放資助資金2012萬元,確保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因貧輟學失學;職業培訓突出“實用”,堅持“讓參培人員能夠學以致用促致富”為原則,在每一名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走入社會前,接受一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培訓,2018年完成各類技能培訓649期4.3萬人次;扶志扶智突出“融合”,各學校黨組織建立了黨員教師與困難學生、黨支部與貧困學生家庭結對幫扶制度,全市16930名教師與82386名學生建立長期幫扶關系,其中黨員教師6782名。
四是抓互動創新,努力推進網絡黨建提升。注重建強網絡支部,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建立“網絡黨支部”,把黨員連在線上,通過雙向互動交流,增強黨建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注重抓好平臺運用,在全市教育系統推廣使用“樂教樂學”教學云服務平臺,目前在平臺共推送微閱讀、微培訓、微黨課、微電影共計131期,關注閱讀20余萬人次;注重創新黨課形式,廣泛開展“課余微黨課”活動,讓每個黨員第一時間接收、學習、交流,提升了黨課教育實效。
五是抓德育強能力,大力推進核心素養提升。落實立德樹人強根本,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幫助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落實實踐鍛煉強能力,將學生的認知學習、情感體驗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研學旅行等,增進學生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強愛國情感和適應社會能力;落實規范辦學強保障,嚴禁各中小學和教師隨意增減課程課時等行為,堅決整治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等不正之風。加強體音美教育,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2018年,全市367名學生榮獲“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稱號,27所中小學校創建成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52個單位被表彰為省市級德育先進集體。
作者單位:安康市教體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