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填報,關(guān)鍵把握梯度
作者:謝云峰
發(fā)布時間:2019-06-05 16:25: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平行志愿投檔模式從2003年開始試行,如今已經(jīng)走入了第十六個年頭。雖然官方媒體每年都在做平行志愿的宣傳和解讀,但從每年的錄取情況來看,每個批次都會有一部分考生因志愿填報不合理而落選。因此,走出平行志愿的認識誤區(qū),科學、合理、理性填報高考志愿,從而實現(xiàn)考生的大學夢,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相對于梯度志愿的一種志愿填報模式?!捌叫兄驹浮笔侵冈谝?guī)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院校志愿,無論哪一志愿錄取,對錄取院校來說均為第一志愿。以陜西為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設(shè)置為提前批次、單設(sh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高職(??疲?個。其中,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高職(專科)4個批次錄取前填報志愿和錄取過程中征集志愿全部實行平行志愿。提前批次、單設(shè)本科、特殊類型招生、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不實行平行志愿。
二、“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怎樣的?
1.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即“考生之間,分數(shù)優(yōu)先;考生自身,志愿優(yōu)先”。投檔時,分科類將所有考生按照投檔分數(shù)從高到低排列,投檔分數(shù)相同時比較單科分數(shù),順序依次為:語文、數(shù)學、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外語。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列次序和每個考生志愿(A、B、C、D等)的先后順序依次檢索志愿,被檢索的志愿中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例如,某考生A志愿如果符合投檔條件,則向A志愿院校投出該生檔案;如果A志愿不符合,則檢索B志愿,依此類推??忌鷻n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該生其他志愿。如果考生所填志愿均無法投出,則該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院校投檔比例內(nèi)末位并列考生全部投檔。
2.一次投檔。
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投檔。報考人數(shù)不足或報考滿額但因院校退檔而造成的計劃缺額的情況,采取征集志愿的辦法補充缺額情況。其中報考不足而造成計劃缺額的院校,征集志愿投檔分數(shù)不得低于該批次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報考滿額但因院校退檔而造成的計劃缺額,征集志愿投檔分數(shù)不低于該校投檔最低分數(shù)和位次。
三、“平行志愿”投檔程序是怎樣的(以陜西為例)?
1.考生錄取前填報志愿的投檔程序,先進行三次模擬投檔,再進行正式投檔。
(1)第一次模擬投檔:院校招生計劃與投檔數(shù)量的比例原則上設(shè)置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省內(nèi)院校1∶1.02,省外院校1∶1.05;本科三批、高職(專科)院校均為1∶1。
(2)第二次模擬投檔:院校根據(jù)第一次模擬投檔生源情況,確定是否調(diào)整投檔比例和增加計劃,省招辦同意后進行第二次模擬投檔。
(3)第三次模擬投檔:院校對省招辦第二次模擬投檔比例進行確認或提出調(diào)整意見,省招辦同意后進行第三次模擬投檔,形成各院校正式投檔比例和投檔人數(shù)。正式投檔比例和投檔人數(shù)確定后不得調(diào)整。
(4)模擬投檔過程中,給院校提供投檔比例、投檔人數(shù)、最高分數(shù)、最低分數(shù)、考生所報專業(yè)和是否服從專業(yè)調(diào)劑等信息。
(5)投檔比例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投檔人數(shù)按照進一法取整計算。
(6)正式投檔。省招辦根據(jù)第三次模擬投檔確定的各院校投檔比例和投檔人數(shù)進行正式投檔。
2.錄取過程中征集志愿的投檔,不進行模擬投檔,按照院校計劃缺額數(shù)的1∶1投檔。
舉例來說,兩位考生,一個高考分數(shù)為650分,B志愿填的是西安交通大學,而另一位考了649分,A志愿是西安交通大學。誰會被先錄取?其實按照平行志愿,分數(shù)高的,也就是650分的考生肯定會被優(yōu)先錄取,不管他是A或者B志愿填西安交通大學。
很多院校在招生時強調(diào)只錄取A志愿考生,實則是“忽悠”考生和家長。在平行志愿投檔規(guī)則中,A、B、C、D志愿之間是平行的,正如例子中650分的考生B志愿填報西安交通大學被錄取后,西安交通大學并不知道該考生將西安交通大學填在B志愿上。所以填報志愿時,考生在重視A志愿的同時,B、C志愿也要認真對待。
四、“平行志愿”是否是“平等志愿”?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它遵循著“考生之間,分數(shù)優(yōu)先;考生自身,志愿優(yōu)先”的投檔原則??忌驹父髟盒Vg是平行的,只要分數(shù)達到所填院校的投檔條件,所填院校均為該生潛在的投檔院校,無論哪一志愿錄取,對錄取院校均為第一志愿。但考生志愿的檢索和投檔是有先后順序的,是按照志愿A、B、C、D的順序依次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忌鷻n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其他志愿。如某考生的投檔分數(shù)符合A院校投檔條件,則會向A院校投檔,在此情況下,該生的投檔分數(shù)即使符合B、C、D等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被檢索和投檔。
五、“平行志愿”是否是“平行錄取”?
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按照考生所填志愿的順序依次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忌鷻n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其他志愿。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時被多所院校錄取。每個考生的錄取機會只有一次。
六、“平行志愿”是否有落選的風險?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但從目前來看,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長的重視。
第一,正常落榜的風險依然存在。高校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數(shù)略大于招生計劃數(shù),因此,超過招生計劃數(shù)的部分考生依然面臨正常落選的風險。
第二,自身缺陷帶來的風險。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全部一次性投檔后不再補投。考生被投檔后,如果考生成績相對較低或?qū)I(yè)不服從調(diào)劑或不符合特殊專業(yè)的體檢要求或不符合某些專業(yè)的單科成績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將檔案退出。而一旦出現(xiàn)退檔,考生就無法參加“平行志愿”中其他幾個志愿的檢索投檔,只有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第三,梯度不合適的風險。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幾個平行志愿之間沒有適當?shù)摹疤荻取?,則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會減少,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續(xù)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位次還高,則后面的平行志愿院校都無法投出。
七、院校志愿之間怎么“拉梯度”?
AB之間相差7分~8分,BC之間相差5分,CD之間相差3分左右。A、B、C、D四個志愿間沒有分差梯度,這是平行志愿填報的大忌。往年的高考填報過程中,雖然有不少學生考出了好成績,但由于對填寫志愿的技巧并不了解,導致出現(xiàn)嚴重偏差。所以,4個學校志愿間一般要遵循“A志愿‘沖’、B志愿‘穩(wěn)’、C志愿‘?!?、D志愿‘墊’”的原則。但有的學生及家長在志愿填寫時,仍會出現(xiàn)一些定位失敗。梯度雖然拉開了,但是三個志愿之間的分數(shù)相差2分~3分,這樣的梯度過小;而有的則把梯度拉到15分乃至30分,這樣的梯度過大,很容易讓考生錯失上好學校的機會。
所以,我們建議,A志愿與B志愿之間相差7分~8分,B志愿與C志愿之間相差5分,C志愿與D志愿之間相差3分左右比較合適。“A志愿學生可以選擇有一定希望被錄取的學校,當A志愿投檔未進時,B志愿就應該求穩(wěn),選擇一所錄取希望較大的學校,而D志愿則應該在綜合考慮其他考生走向因素的情況下,選擇一所可以保底的學校,保住自己被錄取的機會?!?/p>
八、去年的錄取線有參考價值嗎?
不少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志愿時,首先會把孩子的高考分數(shù)與去年某一高校的錄取分數(shù)作對比,這樣很容易造成錄取時的偏差,因為各所高校每一年的錄取分數(shù)都有變化。如果細心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分數(shù)每年都在變,但是這些學校每年錄取分數(shù)線所對應的名次并沒有大的波動。因此,在當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錄取比例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投檔分的名次,參考往年的對應表來確定報考學校。但是,當高考錄取人數(shù)產(chǎn)生一定變化時,學生根據(jù)名次定位時就需要對具體名次進行修正。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研究出的“名次修正系數(shù)”對考生填報志愿大有幫助。這個名次修正的公式為:今年投檔分名次所對應的去年名次=今年的投檔分名次×去年錄取人數(shù)/今年錄取人數(shù)。
比如,某文科考生的名次為第7000名,而假設(shè)去年錄取人數(shù)8000人,今年錄取人數(shù)為10000人,他對應去年的名次為“7000×8000/10000”,也就是這位文科考生的名次相當于去年的第5600名,用這一名次對比去年的錄取情況,就可找到適合其報考的A志愿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