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兩高校與商南縣:跨越秦嶺的幫扶
作者:王 波 馮麗穎
發布時間:2019-06-04 16:11: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商南縣位于秦嶺東南麓,陜豫鄂三省八縣接合部,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土石山區縣,也是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陜西省高?!半p百工程”開展以來,長安大學與西安財經大學“牽手”商南,從產業、智力、人才等方面實施立體幫扶,積極謀劃,扎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興產業,脫貧有了底氣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我校在產業幫扶上下了不少功夫?!蔽靼藏斀洿髮W駐商南縣十里坪鎮梁家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崗對記者說。雖然駐村才半年多,這個老家在安徽亳州的年輕干部已經可以用一口流利的商南話和村民交流了。初到這個商南縣最偏遠鄉鎮之一的深度貧困村,張崗坦言壓力很大。在鄉鎮和村“兩委會”的配合協助下,張崗迅速進入角色,落實學校既定的幫扶政策,幫助梁家墳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產業。
依托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西安財經大學投入5萬元,建成農副產品儲存保鮮庫,為農副產品保存和深加工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合作社已有菌種生產車間12間,種植香菇15萬袋,年產各類菌種30多萬斤。同時,學校還投入10萬元,支持村集體經濟300畝中藥材基地建設,種植蒼術50畝、婆羅樹100畝、連翹100畝、桔梗50畝,帶動55戶貧困戶受益。
“西安財經大學的駐村干部非常務實,一直在給村上的脫貧工作爭取資金,規劃項目。”孫明發是梁家墳村20年的老村主任了,高校扶貧工作隊來了之后村子的變化他看在眼里。“無論是村兩委會班子還是老百姓,對扶貧工作隊的工作都非常滿意,老百姓參與產業脫貧的熱情也越來越高?!?/p>
為促進幫扶縣區農業發展和貧困戶穩定增收,西安財經大學還積極參與“‘雙百工程’優質農產品進高校直通車”活動,與商南縣簽訂《優質農產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購買100萬元優質農產品。“學校將盡可能地提供財力物力支持?!蔽靼藏斀泴W院黨委書記楊濤表示,“下一步,學校還將提供大雁塔北廣場黃金地段的門面房,作為商南縣農特產品直銷點,并在校內設立商南農特產品超市,為商南縣優質農副產品暢通出路,使貧困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p>
同為商南縣聯系對接的省內高校,長安大學積極整合資源,凝聚合力,不斷探索產業扶貧新思路,創新扶貧新模式,推動了以“黨建+產業+貧困戶”的扶貧工作新模式,實現了貧困戶的穩定、持續脫貧,在全縣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實踐中取得積極成效。
商南縣青山鎮背依文筆峰、面臨丹江河散居,雖坐擁青山綠水,卻因資源稟賦少、人居分散閉塞、產業立地條件差而致貧。這其中,花園村又是青山鎮最貧困的村子之一,據長安大學駐村第一書記蘆楷均介紹,2017年他剛來到花園村時,村里貧困戶數占到了全鎮的三分之一,按期解決全村176戶貧困戶的脫貧問題成了難啃的“骨頭”。長安大學與鎮政府、村“兩委會”針對人均“一畝地十畝山”的村情實際,采取多種措施,長短結合興產業、依山傍水促增收。該鎮突出龍頭企業帶動,以經營權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在花園村川道地區建基地,發展油用牡丹、茶葉、金絲皇菊、水雜果、大棚菜等共440畝,輻射貧困戶45戶;以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吸納19戶貧困戶入社或參股,發展香菇18萬袋、中藥材100畝、中華蜂85箱;以股權配給帶動貧困戶收益,通過企業贈股、產業幫扶專項資金配股形式,扶持無勞力貧困戶18戶等,目前全村都已按期實現了脫貧目標。
為了切實解決山區群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長安大學還通過積極協調,建立穩定的產品銷售市場,重點發展“校園訂單、企業訂單、電商訂單”三大訂單農業,為農產品尋求合適的銷路,并采取保底收購保證貧困戶的收益。學校開啟“消費扶貧”模式,以消費扶貧促進產業發展。2018年共采購商南縣農特產品291.6萬元,帶動貧困戶100多戶。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完成整體脫貧的任務依然艱巨?!遍L安大學掛職干部,商南縣委常委、副縣長黃飛說,“縣上和學校有決心、有信心,我們將為全縣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作出最大的努力。”
發揮優勢,志智雙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必須智隨志走、志以智強,實施“志智雙扶”。而在這方面,兩所高校無疑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針對商南縣實際,西安財經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城鄉規劃、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社會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領域,制定了多種形式的幫扶措施。學校建立“西安財經大學——商南縣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著力實施“商南縣脫貧指數編制開發” “商南縣富水鎮田園綜合體規劃”“十里坪鎮梁家墳村三項規劃”等項目。同時組成專家組,對商南全縣11所中小學和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規劃進行評價、研判和指導;選派青年干部、優秀教師和大學生開展“三支一扶”社會實踐工作;幫助梁家墳村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和電商服務平臺,引導農民運用互聯網開展經營活動,打造特色品牌。
技能扶貧是行之有效的脫貧方式,西安財經大學以商南縣貧困群眾的技術需求為導向,通過實施“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技能培訓“四個一工程”,力求實現貧困群眾“一技在身不怕貧困壓頂”,技能培訓精準“滴灌”在“窮根”上,全面提升貧困戶脫貧自我發展能力和內在動力。學校依據商南縣貧困勞動力培訓愿望和市場需求,量身定制各類技能培訓計劃,精準設置餐飲、中藥材種植、電子商務等培訓專業,通過采取集中培訓、巡回培訓、現場觀摩培訓等形式,切實提升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能力。僅2018年一年,西安財經大學就在商南縣舉辦各類培訓班10期,培訓學員925人次。“中藥材種植技術不好掌握,但老師的指導非常實用,進一步堅定了我發展中藥材項目的信心?!眳⒓油暝谶^風樓鎮舉辦的中藥材種植技能培訓班后,種植戶晏杰說。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長安大學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深入開展分黨委、黨總支與商南縣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立結對幫扶活動,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導向,充分發揮學校組織優勢和科教優勢,將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強化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學校機關黨委與青山鎮黨委簽署 “黨建幫扶”扶貧合作協議,在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組建宣講團及專家隊伍開展黨建專題教育培訓、建立黨建扶貧示范點等方面達成共識。
長安大學還面向基層農民群眾,在商南縣職教中心設立陜西省首批高校農民培訓基地,先后開展了農家樂經營者和貧困戶服務禮儀培訓、脫貧致富就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電子商務等培訓;面向基層干部,先后開展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政策解讀和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訓;面向專業技術人員,先后開展了幼兒教師、國土資源、交通工程等培訓。與此同時,長安大學持續開展支教送教活動,助力當地基礎教育發展,從2013年至今,已選派六屆研究生支教團赴商南縣開展支教活動。今年的支教團共有7名隊員,分別服務于商南縣鹿城中學、城關第七小學以及富水初級中學?!皩W校對我們很好,這里雖然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一些,但能為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做一些事情,我覺得很值得。”支教隊員周默白告訴記者。
支教團成員的優異表現也受到了當地師生的肯定和歡迎?!伴L安大學對我們的支持力度很大,每一屆的支教老師都非常認真負責,非常受學生歡迎,我們都盼著能有更多的支教隊員來到商南,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商南縣科教體局黨組成員、鹿城中學校長劉興鋒說。
“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長安大學等幫扶單位的主動溝通對接,用心用情扎實做好定點幫扶項目的各類保障工作。”商南縣縣長崔華鋒表示,“我們要站在‘全面振興鄉村、實現同步小康’的高度,盡銳出戰,精準發力,全力確保2019年全縣整體摘帽目標順利實現!”



